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有下列四種說法:①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③濾渣中一定有Ag;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Mg(NO3)2,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為()
A、1個A
暫無解析
小明利用光具座、兩個凸透鏡(焦距分別為10cm、20cm)、光屏、蠟燭、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實驗中將其中一個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當蠟燭、透鏡及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則他選擇的焦距為_____cm的凸透鏡;
(2)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將凸透鏡移向蠟燭,光屏上會再次出現清晰的倒立、_____的實像;
(3)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變短,導致光屏上燭焰的像像_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可將凸透鏡的高度調_____(選填“高”或“低”),使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央.
下列物質的轉化(“→”表示一種物質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中,每次轉化只通過一步反應,不可能全部實現的是()
下列事實的結論或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的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有下列四種說法:①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一定有沉淀產生;③濾渣中一定有Ag;④濾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Mg(NO3)2,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為()
如圖是綠色開花植物相關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綠色開花植物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之前,需完成的生理過程是_____.
(2)受精完成以后,圖一中的_____發育或圖二所示結構.
(3)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消耗的有機物來自于圖二中的[_____]_____([_____]填代號,橫線填名稱,下同)
(4)圖三中的[_____]_____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