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旱, 人間有真情。 我國西南地區遭受的特大旱災牽動著國人的心,全國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行動為西南抗旱救災獻上一份力量。4月3日以大型公益晚會——《抗旱救災我們在行動》 ,號召社會各界為災區捐款獻愛心,晚會共籌得善款及物資2億7730萬元(其中通過短信方式籌集善款368280 元 ),各路明星齊聚現場,爭當接線員。
(1)有人說,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請對這一看法加以評析。
(2)以大型公益晚會的方式籌集善款及物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這對我們發展大眾文化什么啟示?
(1)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基本內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中團結統一,而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全部內涵。
(2)我們應倡導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 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暫無解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千百年來普遍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如今,黨和政府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工作就是為老百姓辦的實事,正是對這一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材料主要蘊涵的哲理是()
①社會存在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③正確的價值觀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④正確的價值觀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自1953年以來,我國農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有人將此形象地稱為“四個農民等于一個城里人”。新修改的選舉法則第一次將這一比例規定為1∶1。這一措施()
①更好保證了城鄉人民享有平等的選舉權
②賦予了農民真正的選舉權
③為完善基層民主管理提供了法制保證
④有利于完善選舉制度,擴大人民民主
2015年,中國政府網發起“我為政府工作獻一策”的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據統計,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46處與網民建議高度契合。這一活動中網民的積極參與
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館,深藏著很多身懷絕技的手工藝大師,他們不斷轉變觀念,將傳統文化體驗、國際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人到工藝品的制作中,為傳統手工藝注人了新活力。這些手工藝大師們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樹立辯證的否定觀②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統一
③創新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源遠流長的“禮冶文化在漫長的文明演進中,積淀了許多協調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規范和準則。今天,我們仍借助這些規范和準則來協調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但賦予了“禮冶平等、友善等新的內涵。這說明文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