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6小題
趙一曼女士 阿成
偽滿時期的哈爾濱市立醫院。如今仍是醫院,后來得知趙一曼女士曾經在這里住過院。
我便翻閱了她的一些資料。
趙一曼女士是一個略顯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
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別于他人的風度。
趙一曼女士率領的抗聯活動在小興安嶺的崇山峻嶺中。那兒能夠聽到來自坡鎮的鐘聲。
冬夜里, 鐘聲會傳得很遠很遠, 鐘聲里, 抗聯的士兵在深林里烤火,
烤野味兒, 或者唱著 “烤
火胸前暖,風吹背后寒……戰士們呦……”……這些都給躺在病床上的在趙一曼女士留下清
晰的回憶。
趙一曼女士單獨一間病房,由警察晝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個玻璃花瓶,
里面插著丁香花。 趙一曼女士喜歡丁香花。 這束丁香花,
是女護士韓勇義折來擺在哪里的。聽說,丁香花現在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區中了日軍的子彈后被捕的,
濱江省的警備廳的大野泰治對趙一曼女士進行了
嚴刑拷問,始終沒有得到有價值的回答,他覺得很沒有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審訊報告上寫道:
趙一曼是中國共產黨珠河縣委委員,
在該黨工作上有與趙尚同志等的權力,
她是北滿共
產黨的重要干部,通過對此人的嚴厲審訊,有可能澄清中共與蘇聯的關系。1936 年初 , 趙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醫院監禁治療。
《濱江省警務廳關于趙一曼的情況》
扼要地介紹了趙一曼女士從市立醫院逃走和被害的
情況。
趙一曼女士是在
6 月 28 日逃走的。夜里 , 看守董憲勛在他叔叔的協助下
, 將趙一曼抬出
醫院的后門。一輛雇好的出租車已等在那里。幾個人上了車
, 車立刻就開走了。出租車開到
文廟屠宰場的后面, 韓勇義早就等候在那里,
扶著趙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轎子,
大家立刻向
賓縣方向逃去。
趙一曼女士住院期間,發現警士董憲勛似乎可以爭取。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她
覺得有把握去試一試。
她躺在病床上,和藹地問董警士:
“董先生,您一個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顯得有些忸怩: “十多塊錢吧……”
趙一曼女士遺憾地笑了,說: “真沒有想到,薪俸會這樣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趙一曼女士神情端莊地說: “七尺男兒,為著區區幾十塊錢,甘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
愚蠢了嗎?”
董警士無法再正視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給自己點了一顆煙。
此后,趙一曼女士經常與董警士聊抗聯的戰斗和生活,聊小興安嶺的風光,飛鳥走獸。
她用通俗的、 有吸引力的小說體記述日軍侵略東北的罪行,
寫在包藥的紙上。 董警士對這些
紙片很有興趣, 以為這是趙一曼女士記述的一些資料,
并不知道是專門寫給他看的。
看了這
些記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區生活”
,愿意救趙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趙一曼女士對董警士的爭取,共用了
20 天時間。
對女護士韓勇義,趙一曼女士采取的則是“女人對女人”的攻心術。
半年多的相處,使韓勇義對趙一曼女士十分信賴,她講述了自己幼年喪母、戀愛不幸、
工作受欺負,等等。趙一曼女士向她講述自己和其他女戰士在抗日隊伍中的生活,有趣的、
歡樂的生活,語調是深情的、甜蜜的。
韓護士真誠地問: “如果中國實現了共產主義,我應當是什么樣的地位呢?”
趙一曼女士說: “你到了山區,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崗警察署在趙一曼女士逃走后,馬上開車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東
20 多公里的地方,發現了趙一曼、韓勇義、董憲勛及他的叔父,將他
們逮捕。
趙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
趙一曼女士是在珠河縣被日本憲兵槍斃的。
那個地方我去過,有一座紀念碑。環境十分幽靜,周圍種植著一些松樹。
我去的時候, 在那里遇到一位年邁的老人,
他指著石碑說, 趙一曼 ?我說,對,趙一曼。
趙一曼被槍殺前,寫了一份遺書:
寧兒 :
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
趕快成人, 來安
慰你地下的母親! 我最親愛的孩子啊!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
就用實行來教
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4.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小說以“趙一曼女士”為題,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慣常用法,稱謂的陌生化既表達了對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B. “通過對此人的嚴厲審訊,有可能澄清與蘇聯的關系”,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級提出的建議,也暗示他已從趙一曼那里得到有價值的回答。
C. “他指著石碑說,趙一曼?我說,對,趙一曼。”兩個陌生人之間有意無意的搭訕,看似閑筆,實則很有用心,說明趙一曼仍活在人們的記憶里。
D. 醫院是“我”與趙一曼的連接點,小說由此切入主人公監禁期間鮮為人知的特殊生活經歷,在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中再現了趙一曼的英雄本色。
5. 小說中說趙一曼“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6. 小說中歷史與現實交織穿插,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4.B (沒有得到人價值的回答)
5. (1)文人的氣質:喜歡丁香花,情趣不俗;時常深情、甜蜜地回憶戰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義與真情感化青年,智慧過人。
(2)軍人的冷峻:遭嚴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堅定;笑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從容淡定;充滿母愛又不忘大義,理智沉穩。
6. (1)既能表現當代人對趙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現趙一曼精神的當下意義,使主題內蘊更深刻;(2)可以拉開時間距離,更加全面地認識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3)靈活使用文獻檔案,與小說敘述相互印證,使藝術描寫更真實。
暫無解析
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80個字。(5分)
2020年6月3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助力湖北疫后重振發展視頻會議,在視頻會議上,國資委表示,支持將武漢納入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區,打造改革高地,要繼續加大力度,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見效、早收益,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在視頻會議現場,央企和湖北省簽署72個項目,在原定今年對湖北計劃總投資3900億元基礎上,將新增投資超過3200億元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嘉祐二年,試禮部。主司歐陽修思驚喜,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洵卒,贈光祿丞。既除喪,還朝,以判官告院,安時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
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提舉官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知法害民,罷之。
元佑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佑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
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
(節選自《宋史·蘇軾傳》)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 題。
野歌 李賀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彎弓射鴻、麻衣沖鋒、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
B. 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未消沉,氣概仍然豪邁。
C. 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
D. 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聯,脈絡清晰。
15. 詩中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