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甲午中日戰爭前中日兩國近代工業的發展
相同點:
(1)兩國工業發展的時間、背景相同:近代工業起源于 19 世紀中葉;背景相同,中日兩國都是封建落后的國家, 兩國當時同樣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殖民侵略的威脅。
(2)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富國強兵、抵御外辱。
(3)都是由政府進行主導。
(4)一定程度上都促進了本國工業的發展。
不同點:
(1)結果不同:日本迅速走上了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中國則逐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
(2)中國封建殘余勢力強大,近代工業發展所遇到的阻力大,而日本封建頑固勢力在明治維新后已被大大削弱,且近代工業的發展受到了天皇的大力支持,因而發展阻力較小。
(3)中國近代工業大多是官辦企業,缺乏競爭,且貪污腐敗嚴重,因而難成氣候;而日本近代工業大多是官方推動,民間投資辦廠,因而有競爭有活力。
(4)外部環境不同:帝國主義列強更多的將侵略眼光集中在地大物博的中國,日本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島國, 所受到的關注的侵略相對較少。 這也使得兩國近代工業的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有很大的差異。
(5)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偏重于輕工業,而日本近代工業發展比較全面,輕工業和重工業發展比較協調。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