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賄賂犯罪,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并收受其財物而構成受賄罪的,請托人當然構成行賄罪ABCD
選項A說法錯誤。《刑法》第389條第1款規(guī)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請托人如果謀取正當利益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不構成行賄罪。
選項B說法錯誤。《刑法》第389條第3款規(guī)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謀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即如果獲得了不正當利益的,仍成立行賄罪。
選項C說法錯誤。《刑法》第164條第3款規(guī)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選項D說法錯誤。《刑法》388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據(jù)此可知,該規(guī)定僅限于國家工作人員,不包括國家機關。
“法律僅僅在自由的無意識的自然規(guī)律變成有意識的國家法律時,才成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為實際的法律,即成為自由的存有,哪里法律就成為人的實際的自由存有。”關于該段話,下列說法準確的是:()。
關于構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關于罪數(shù)的認定,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甲懷疑醫(yī)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醫(yī)院設靈堂、燒紙錢,向醫(yī)院討說法。結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刑法規(guī)定,下列哪一看法是錯誤的
劉某基于殺害潘某的意思將潘某勒昏,誤以為其已死亡,為毀滅證據(jù)而將潘某扔下懸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從懸崖墜落致死。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