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均為吸毒人員,且關系密切。乙因買不到毒品,多次讓甲將自己吸食的毒品轉讓幾克給乙,甲每次均以購買價轉讓毒品給乙,未從中牟利。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販賣毒品罪必須以營利為目的,故甲的行為不成立販賣毒品罪ABCD
根據刑法理論,販賣毒品罪的構成要件是:客體——毒品;客觀要件——販賣行為;主觀要件——故意;主體——一般主體。其中的“販賣”是指在境內非法轉手倒賣或者銷售自行制造的毒品。販賣毒品罪不是必須以營利為目的,只要實行了倒賣和銷售的行為,即可以構成該罪,由此A的說法錯誤。販賣毒品罪也不以獲利為要件,B的說法錯誤。甲以購買價格轉讓毒品,實際上是倒賣,因此成立販賣毒品罪,的說法錯誤。雖然《刑法》沒有將吸食毒品規定為犯罪,但是這并不影響甲販賣毒品罪的成立。由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一款與第二款分別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關于該條款的理解,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某市西區治安聯防隊行使該區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權。某日聯防隊員李某抓獲有盜竊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說出自己真實姓名,李某用木棍將其毆打致傷。王某向法院請求國家賠償,應由()承擔國家賠償義務。
1983年3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商標法》生效;2002年9月15日,國務院制定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生效;200年10月16日,法院制定的《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施行。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準確的?()
乙(15周歲)在鄉村公路駕駛機動車時過失將吳某撞成重傷。乙正要下車救人,坐在車上的甲(乙父)說:“別下車!前面來了許多村民,下車會有麻煩。”乙便駕車逃走,吳某因流血過多而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下列哪些選項的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