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①:2012年2月,甲公司與其全資子公司乙公司簽訂了《協議一》,約定甲公司將其建設用地使用權用于抵償其欠乙公司的2000萬元債務,并約定了仲裁條款。但甲公司未依約將該用地使用權過戶到乙公司名下,而是將之抵押給不知情的銀行以獲貸款,辦理了抵押登記。
材料②:同年4月,甲公司、丙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協議二》,約定甲公司欠丁公司的5000萬元債務由丙公司承擔,且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為該筆債務提供保證,但未約定保證方式和期間。曾為該5000萬元負債提供房產抵押擔保的李某對《協議二》并不知情。同年5月,丁公司債權到期。
材料③:同年6月,丙公司喪失償債能力。丁公司查知乙公司作為丙公司的股東(非發起人),對丙公司出資不實,尚有3000萬元未注入丙公司。同年8月,乙公司既不承擔出資不實的賠償責任,又怠于向甲公司主張權利。
材料④:同年10月,甲公司股東戊公司與己公司簽訂了《協議三》,約定戊公司將其對甲公司享有的60%股權低價轉讓給己公司,戊公司承擔甲公司此前的所有負債。
根據材料②,如丁公司主張債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丁公司有權向張某主張
B.丁公司有權向李某主張
C.丁公司有權向甲公司主張
D.丁公司有權向丙公司主張
A、丁公司有權向張某主張AD
【考點】債務承擔
【解析】A項、B項考查保證責任。甲公司、丙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協議二》,約定甲公司欠丁公司的5000萬元債務由丙公司承擔,且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為該筆債務提供保證,丁公司可以向張某要求其承擔保證責任。曾為該5000萬元負債提供房產抵押擔保的李某對《協議二》并不知情。債務承擔,未經保證人同意,保證人不再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故A項正確,B項錯誤。
C項、D項考查免責的債務承擔。甲公司、丙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協議二》,約定甲公司欠丁公司的5000萬元債務由丙公司承擔,屬于免責的債務承擔,甲公司從原債權債務關系中退出,不在承擔責任。故C項錯誤,D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