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關于中學生的幾個生活情境:
情境 1: 一天放學后,高一學生張欣因送生病的同學,回家時間比平時遲了一個多小時, 當張欣推開家門, 著急的媽媽過去說了她幾句, 指責囑咐回家不要太晚,但張欣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叫道,你們總是告訴我該做什么,實則不相信我”,情緒激動,頭也不回走出家門。
情境 2:初二學生王芳很喜歡好朋友麗麗 , 在其眼里的麗麗很完美 . 不許別人說麗麗壞話, 可是發現, 王芳聽說好朋友麗麗把自己告訴她的秘密泄露出去,勿匆找到了麗麗,對她大聲呵斥,指責她是騙子,再也不信住她了。
情境 3: 初三數學模擬卷發下來了,岳勇取得上初三以來最好成績. 非常高興,想歡呼。但她得知本次考試中大多數同學成績不好,按捺了內心激動,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1)結合材料,分析中學生情緒發展的主要特點。
(2)如何指導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調節?
(1)第一,爆發性與沖動型。青少年學生對各種事物比較敏感, 自我意識迅速發展, 心理行為自控能力弱。一旦激起某種性質的情感, 情緒就如火山般猛烈爆發出來, 表現出強烈的激情特征。材料中,像情景一中的張欣同學,面對媽媽的質問,暴跳如雷,并情緒激動的離開家就反應了這一點,
第二,不穩定性和兩極性。青少年學生情緒雖然強烈,但波動劇烈,兩極性明顯,很不穩定,情緒容易從一個極端劇烈地轉向另一個極端, 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較片面, 很容易產生偏激反應。材料中,情境二的王芳同學,認為好友麗麗是完美無缺的人,一開始特別喜歡,但是當得知好友麗麗把自己告訴她的秘密泄露出去的時候,突然就改變了對好友的看法, 并認為她是大騙子, 這種態度的反差非常大, 體現了情緒的不穩定性和兩極性的特點。
第三,外露性和內隱性。他們既能表現出強烈的情緒情感的反應,對外界事物的喜怒哀樂形諸于色,淋漓盡致地抒發他們的內心感受; 又能逐漸掩飾、 壓抑自己的情緒, 使這種情緒的表露帶有很大的掩飾性, 并逐漸學會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材料中,情境三的岳勇同學, 在考試成績出來之后, 明明內心很激動, 卻故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了內隱性。
(2)指導中學有效的調節情緒的方法如下:
第一,尊重學生,民主平等;
第二,時刻注意,恰當引導;
第三,營造環境,樹立榜樣;
第三,創設途徑,傳授方法。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