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我國著名古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盧溝橋橋身兩側望柱的柱頭上均雕刻伏臥石獅,大小501個ACDE
(1)盧溝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明、清兩代曾進行過較大規模的修葺、重建,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橋身下分11孔涵洞。橋身兩側石雕護欄有望柱140根,柱頭上均雕刻伏臥石獅,大小共501個。“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
(2)程陽永濟橋又名程陽風雨橋,位于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建于1916年。長76米,寬3.7米,木石結構,5個石砌的橋墩上建有侗族風格的樓亭5座。整座橋梁用大木鑿榫接合,大小木條斜穿直套,縱橫交錯,一絲不差,結構精密,優美壯觀,是侗族文化在建筑藝術上的結晶。
(3)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于泉州市東,建于北宋。橋原長1200米,寬約5米,有46座橋墩,規模宏大,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橋為當年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工程十分艱難。為使橋基和橋墩石膠結牢固,采用了“種蠣固基法”,獨具匠心,為我國古代的重要科學創新。
(4)湘子橋又稱廣濟橋,位于潮州古城的東門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座啟閉式橋梁。湘子橋全長500余米,共有24座橋墩(東岸13座,西岸11座)。由于“中流警湍尤深,不可為墩”,中間只能用18只梭船并排構成一列橫隊,用鐵索連成浮橋。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系船鐵索,移開梭船,變成開閉式浮梁橋。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來。
(5)安濟橋又名趙州橋,橫跨在河北趙縣城南的洨河上,建于隋開皇年間,由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橋身為單拱,弧形,全長50.82米,寬9.6米,跨度為37.37米。橋拱肩敞開,拱肩兩端各建兩個小拱,即敞肩拱。開創了橋梁的新類型,是世界橋梁工程中的首創,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敞肩橋。它既減輕了橋身自重,省工省料;又有利于洪水的宣泄,減少洪水對石橋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