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壇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
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于4月24日在國家航天局網站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據介紹,該名稱源于屈原長詩《天問》,體現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文化傳承,寓意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而象征“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度。
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5個字。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家》(以下簡稱《方案》),對建設海南自貿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體安排。海南自貿港建設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方案》明確海南自貿港的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方案》提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方案》的公布標志著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壇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