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氧化鋁廠采用拜耳法生產氧化鋁,生產工藝為:原料儲運,石灰消化,原礦漿制備,高壓溶出,赤泥沉降洗滌,分解與種子過濾,蒸發及排鹽,氫氧化鋁焙燒與包裝等。原料,中間產品,產品主要有:鋁土礦,石灰,液堿,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銨,赤泥,氧化鋁,灰渣,煤氣,過熱蒸汽,液氨,水等。該廠生產的主要工作由本廠負責,輔助性工作承包給G企業。 F 廠主辦公樓有: 2 部電梯, 1 套消防系統, 26 個滅火器。F 廠自備 煤 氣站 和熱電 站。煤 氣 站生 產氫氧 化 鋁焙 燒用煤 氣,煤氣 生產 能力 為65000N.m3/h。熱電站有: 3 臺 130t/h 燃煤鍋爐, 1 套 12MW汽輪發電機組, 1 套 25MW汽輪發電機組。熱電站生產270℃地蒸汽,生產能力為 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壓力為 3.7MPa。F廠熱力工程系統有:主廠房,堆煤場,燃煤破碎篩分輸送系統,油泵房,除鹽水站,點火泵房,灰渣庫,熔鹽加熱站,除灰系統,熱力管網,氨法脫硫系統等單元。工藝間物料采用管道或機動車輛輸送。2010年 3 月,F 廠組織了安全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分析表明,現場作業人員沒有意識到的事故隱患占 31%,查出的兩個重大事故隱患Ⅰ、Ⅱ在2010年 1月份檢查時已經發現。重大事故隱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 廠的甲車間認為是乙車間負責整改,乙車間認為應由甲車間負責整改;重大事故隱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 廠認為是應由G企業出整改資金, G企業認為應由 F 廠出整改資金。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 F 廠原料,中間產品,產品中的火災爆炸物質并說明理由。
2、指出上述場景中的特種設備。
3、指出 F 廠熱力工程系統中危險因素及其存在的單元。
4、確定重大事故隱患Ⅰ、Ⅱ的整改責任單位并說明理由。
5、針對安全檢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1、燃煤——易燃(自然)物質。 柴油——易燃液體。煤氣——易燃氣體。硫酸銨、硫酸——強氧化性物質。
2、特種設備:電梯,鍋爐,蒸汽管道,壓力容器。
3、按事故類別分類 F 廠熱力工程系統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及類別
(1)火災—————油泵房、點火泵房、溶鹽加熱站等。
(2)其他爆炸———除灰系統(粉塵爆炸) 、熱力管網(管道爆炸) 。
(3)坍塌—————堆煤場。
(4)高處墜落———主廠房等檢修。
(5)淹溺—————除鹽水站。
(6)觸電—————各種電氣設備。
(7)機械傷害———各種機械。
(8)窒息和中毒——熱力管網氣體。
4、重大事故隱患Ⅰ、Ⅱ均由
F 廠整改。
理由: a、生產經營單位是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體。
b、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監督、檢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本單位事故隱患。
c、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d、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方、承租方的隱患排查負有統一協調、管理的職責。
5、針對安全檢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強員工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意思。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并保證落實。
(3)建立健全隱患的排查,治理,復查、舉報等隱患排查制度。
(4)加強安全生產投入,建立隱患排查專項資金使用制度。
(1 分)
(5)加強相關方管理,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方安全生產職責。
(1 分)
(6)對重大事故隱患要制定隱患整改方案,落實整改隱患整改措施,整改完畢后,應對整改
情況進行評估。(1 分)
暫無解析
1991年5月30日凌晨,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田邊管理區盆嶺村個體戶(掛名集體)王某一、王某二兩對夫婦辦的興業制衣廠(來料加工企業),發生特大火災,全廠付之一炬,造成72人死亡,4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300萬元。1989年期間,王某兩對夫婦自籌資金建成一幢四層樓的廠房。同年11月以王某二之名簽領營業執照開辦石排鎮興業制衣廠,并與香港三裕公司簽訂來料加工協議,生產塑料雨衣。此后,在招收工人、生產、管理等方面都由王某一負責。投產后,生產車間、倉庫、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樓,原料、成品、廢料、易燃物品胡亂放置。5月20日,加班工人梁某吸煙后扔下煙頭引燃易燃物。當日凌晨4時20分左右,廠一樓突然起火,存放在樓層的大量生產原料PVC塑料布和成品雨衣7萬多件著火,火勢迅速蔓延并封住了這幢四層樓廠房的惟一出口。樓內既無防火栓、滅火器等起碼消防器材,亦無防火疏散通道和緊急出口,還將很多門、窗都用鐵條焊死,造成工人撲火無力,逃避無門。濃煙烈火沿著樓梯和電梯井筒道大量竄入三、四層樓的工人宿舍。當時許多工人正在該樓內熟睡,沒等醒來或還不知這里發生什么事情,就被熏死或燒死,最終造成64人直接熏死燒死,55人從窗口跳樓逃生。逃生人員中,兩人當場摔死,6人摔傷、燒傷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共計造成72人死亡。
針對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間接原因、責任者、整改措施。
C酒業公司位于華南地區,占地58萬平方米,年產各類白酒20萬噸。公司有員工3000人,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7人。C酒業公司有糧庫1個,糧食粉碎車間3個,發酵釀造車間12個,露天儲酒罐區1個,勾調車間4個、灌裝車間8個、成品酒倉庫8個、包裝物品倉庫4個。動力車間1個、設備車間1個,污水處理車間1個,員工食堂3個,浴室5個。露天儲酒罐區位地上式罐區,有1003立式固定頂儲罐130個,儲罐之間的距離為0.倍罐徑:250m3歷史固定頂儲罐100個。儲罐之間的距離為0.9倍罐徑,露天儲酒罐區的防護重點是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擊。罐區設置避雷針16組,露天儲酒罐區與廠內主干道路邊之間的防火距為12m;事故存液地容積為200m3。
糧食粉碎車間通過負責除塵系統收集機械磨碎過程中產生的糧食粉塵,除塵系統使用防靜電布袋除塵,除塵管道采用Ф500mm鍍鋅管道,法蘭盤連接,并對法蘭盤防靜電跨接,管道按規定接地。C酒業公司為糧食粉碎車間員工配發了防靜電服,防靜電鞋,防塵口罩和防塵帽。發酵釀造車間窖池屬有限空間,
2014年10月曾經發生過一起員工在清理窖池作業時的中毒與窒息事件,因搶救及時,未造成員工傷亡,在此之后,C酒業公司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完善了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灌裝車間為了減少流水線作業噪聲對員工的影響,為員工配發了耳塞。動力車間有10kv配電室1個,20t/h鍋爐2臺。設備車間有數控車床8臺,設備車間有數控車床8臺,普通車床2臺,銑床2臺,鉆床1臺以及電焊、氣焊設備,氣瓶若干。污水處理車間主要處理發酵釀造過程中的污水,處理量800t/d。C就業公司另有10t橋式起重設備3臺,5t橋式起重設備5臺,客貨梯5部,場內機動車輛130輛(其中叉車80輛)以及一支貨物運輸車隊。
2014年年末安全生產大檢查期間,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C酒業公司露天儲酒罐區進行了專項安全生產檢查。檢查中注意到,避雷裝置上一次檢測時間為2014年3月,罐區上方架設有臨時用電線,罐區作業人員甲、乙身著普通工作服,用真空泵從罐車往儲罐輸送原酒,罐車罐體未連接到靜電釋放裝置。
問題:
1.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辨識C酒業公司可能存在的職業病類別并說明原因。
2.指出C酒業公司特種設備的種類。
3.簡述C酒業公司在發酵釀造車間嚴格執行《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安監總局令第69號)的具體內容。
4.簡述C酒業公司露天儲酒罐區存在的事故隱患并說明理由。
某鄉辦煤礦設計年產量3萬t,實際年產量6萬t.立井開拓,中央邊界式通風。該礦礦長和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三違現象嚴重。沒有班前會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業任務和人員安排沒有統一布置和記錄。該礦井下物料及滅火器材存放混亂;一貫使用煤面和煤塊封堵炮孔;用電纜明接頭放炮的現象時有發生。
該礦煤塵具有爆炸性。井下沒有防塵灑水設施,也沒有采取防塵措施,造成井下煤塵積存。事發當天,早8時30分停電后,使用柴油發電機向井下送電。由于電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輪流生產。14時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巧時30分左右開水泵,停南翼電,當時主扇風機和局扇都沒有開啟。17時30分全礦來電,主扇和局扇仍沒有開啟。瓦斯檢測員空班漏檢。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時,工作面口2m處掛在背板上的11個電雷管拖地的引腳線被拖動的電纜明接頭接觸引爆,引起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傷10人,直接經濟損失38萬元(時值)。
問題:
1.試根據上述資料分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2.根據《安全生產法》提出初步處理建議。
3.提出防止同類事故措施建議。
F氧化鋁廠采用拜耳法生產氧化鋁,生產工藝為:原料儲運,石灰消化,原礦漿制備,高壓溶出,赤泥沉降洗滌,分解與種子過濾,蒸發及排鹽,氫氧化鋁焙燒與包裝等。原料,中間產品,產品主要有:鋁土礦,石灰,液堿,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銨,赤泥,氧化鋁,灰渣,煤氣,過熱蒸汽,液氨,水等。該廠生產的主要工作由本廠負責,輔助性工作承包給G企業。F廠主辦公樓有:2部電梯,1套消防系統,26個滅火器。F廠自備煤氣站和熱電站。煤氣站生產氫氧化鋁焙燒用煤氣,煤氣生產能力為65000N.m3/h。熱電站有:3臺130t/h燃煤鍋爐,1套12MW汽輪發電機組,1套25MW汽輪發電機組。熱電站生產270℃地蒸汽,生產能力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壓力為3.7MPa。F廠熱力工程系統有:主廠房,堆煤場,燃煤破碎篩分輸送系統,油泵房,除鹽水站,點火泵房,灰渣庫,熔鹽加熱站,除灰系統,熱力管網,氨法脫硫系統等單元。工藝間物料采用管道或機動車輛輸送。2010年3月,F廠組織了安全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分析表明,現場作業人員沒有意識到的事故隱患占31%,查出的兩個重大事故隱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檢查時已經發現。重大事故隱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廠的甲車間認為是乙車間負責整改,乙車間認為應由甲車間負責整改;重大事故隱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廠認為是應由G企業出整改資金,G企業認為應由F廠出整改資金。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F廠原料,中間產品,產品中的火災爆炸物質并說明理由。
2、指出上述場景中的特種設備。
3、指出F廠熱力工程系統中危險因素及其存在的單元。
4、確定重大事故隱患Ⅰ、Ⅱ的整改責任單位并說明理由。
5、針對安全檢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某公司經營危險化學品,擁有一個危險化學品庫區和一個零售門市部。危險化學品庫區分為東、西區兩個部分,東區儲存甲、乙、丙類危險化學品,西庫區為普通商品倉庫和配套的輔助用房。庫區總占地面積11000m2,總建筑面3400m2,建筑物均為石混結構
問題:
1.在丙酮庫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預防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2.當部分危險化學品發生火災后,滅火時的一般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