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的概念和影響因素。
利率是貨幣的價格, 就是借入貨幣的成本。 有三種主要因素影響利率:
(1)貨幣的供給與需求。貨幣需求越大,利率越高,高利率阻礙了借款者借款,因而放慢了經濟活動。 低利率鼓勵借款者借款, 因此會刺激經濟活動。
(2)政府干預。通過中央銀行的活動, 政府可以影響利率水平。 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將使利率水平上升,經濟活動量就會減少。相反,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會使利率下降,從而推動經濟活動。
(3)通貨膨脹。 貸款者希望貸出貨幣后能夠得到報償, 這種報償就是他們貸出款項所以的利息。 利率必須高于通脹率, 否則貸款者的貨幣遭受價值損失就會比它收取的利息還要多。匯率是指不同的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 影響匯率的因素比較復雜。 這些因素可以概括為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通貨膨脹率反映的是經濟中價格上漲的速度。通貨膨脹的影響因素, 不同的經濟學派有不同的看法。 總的來說有需求拉動的、 有成本推動的、 有結構調整的等等。
暫無解析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統計法律是()。
假定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為115.4%,則下列正確的選項有()。
從概念、編制方法和應用的角度,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購買力平價(PPP)進行比較。
為了解消費者 2007 年購買汽車的打算, 某調查公司利用國內某知名門戶網站汽 車欄目進行了一次網上調查。 共有 10 萬人自愿參加了此項調查, 其中有 3 萬人表示將于 2007 年購買小汽車。隨后,該調查公司發布報告: 2007 年中國將有 30%的居民計劃購買小汽車。請對這一結果進行評價。
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法如實提供統計資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