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述評。
盧梭認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所謂"自然人"不是原始社會的野蠻人,而是身心和諧發展的人。他體魄健康,心智發達,道德高尚,處事干練,并能從事生產勞動,自食其力的人,實際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資產階級上層人物。自然教育是盧梭教育理論的根本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性發展的自然歷程。即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征。他曾反復強調要把兒童當作兒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去對待他"。
盧梭之所以強調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年齡特征,主要是他認為,作為人的教育三種來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有其不可改變的規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有意識、有目的的指導和環境對受教育者的影響,都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來進行,只有這樣,兒童的開性才能得到完美的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自然人"。
自然教育還應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盧梭認為,每個兒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須按照個別的形式進行教育。
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有著巨大的反封建的進步意義。他強調教育必須順應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大大提高了兒童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使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與以教師為主體,殘害兒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是完全對立的,開辟了現代教育理論的先河。盧梭關于教育三個來源之間關系的論述,雖存在著形而上學的觀點,但已初步認識到遺傳、教育、環境對人的發展的作用,對教育學理論的發展是有意義的。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