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有治人,無治法”
“有治人,無治法” :荀子的主張觀點,他認為法對于治理國家雖然重要,但法畢竟是制定的,并靠人去掌握和執行,即仍然取決于“人”。荀子繼承和發揮了儒家人治論的思想,明確提出了“有治人,無治法”的主張。認為國家的治亂決定于有沒有“治人”,是否賢人當政,而不在于有沒有良好的法律。
暫無解析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說法,反映了當時統治者信奉()
試論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將“存留養親”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
廢除秦朝“誹謗妖言法”的皇帝是()
中國古代曾經“鑄九鼎,象九州”的歷史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