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
商隱《無題》詩云: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請以此詩為例,說明審美理解的多義性特點。
閱讀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問題。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痹唬骸巴踔笥?,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蓖踉唬骸叭羰瞧渖跖c?”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痹唬骸翱傻寐勁c?”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痹唬骸叭粍t小固不能夠敵大,寡固不能夠敵眾,弱固不能夠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一、解釋下列各句加著重號詞語的意義:
1.朝秦楚,蒞中國
蒞:
2.殆有甚焉
殆:
3.欲辟土地
辟:
二、指出各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用法和意義:
1.朝秦楚,蒞中國
朝:
2.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
服: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異體字或古字,指出其相應的本字、正體字和今字:
1.輕不足于體與
2.采色不足視于目與
3.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
4.蓋亦反其本矣
5.皆欲赴于王
四、把下面幾個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譯文:
2.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譯文:
3.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譯文:
4.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
譯文:
5.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譯文:
以下諸因素中,為兒童的身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的是()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