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憲法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規定為一項基本原則。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人權的法律保障包括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護和司法保障。其中,憲法保障是
A、人權保障的最后防線1992年初,在關乎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前途命運的關鍵時刻,鄧小平在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時,發表了重要談話。談話的主要內容有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守法是法律實施和實現的基本途徑。對守法的正確理解是()。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決定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
顯微攝影是一門使用照相機拍攝顯微鏡下一般用肉眼無法看清的標本的技術。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細沙,在顯微鏡下,卻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瑩剔透像寶石,有的金黃酥脆像餅干。即使是司空見慣的柴米油鹽,在顯微鏡下也會展現神奇而充滿魅力的一面。顯微鏡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但是到2014年末,全國仍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實施這一方略的主要舉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