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對老師在班主任工作會上的交流發言。
我班上有一個讓各科老師都很頭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有時還會說上幾句“俏皮話”,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他的作業字跡草,龍飛鳳舞……經過現察,我發現小安雖然調皮搗蛋,但他特別喜歡繪畫,我就經常和他交流繪畫心得,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我是一個壞孩子,成績不好,又不聽話,老師經常批評我,同學們也嘲笑我。聽了小安的話,我心里一緊,小安由于不斷受到否定的評價,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癥結后,我便對癥下藥。一次,在課堂練習時,我指著他的作業本說“你看,這樣亂糟槽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寫好嗎?“老師,我想寫好,但就是寫不好!”我接著說道:“你沒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試試看,好嗎?”他點了點頭,在作業本上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個字,雖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較大的進步,我不失時機地說:“寫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寫小點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見他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了,等他把作業交上來時,我在他的本子上寫了一個“優”,并且蓋上了一朵鮮艷的“小紅花”。漸漸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寫得越來越好,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成績提高了,還贏得了學校繪畫比賽的二等獎。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
“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這句話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所體現的戰略主題是()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專著是古羅馬教育家()編寫的。
班級授課制的固定是指()。
在1993年,國家教委頒發了_______,成為小學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規文件。
劉老師師范學院畢業后,在一所鄉村小學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涯。三十年來,她一直堅守在鄉村學校教學的第一線。
為了尋找孩子們觀察的野花,劉老師在河岸、田更精心識別、挑選: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體味課文所蘊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廚房里反復朗讀課文:大雪過后,她又會興致勃勃地帶孩子們去找臘梅,去看望蒼翠的“松樹公公”,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自然。
劉老師堅持每天明即起,坐在校園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濕,泰戈爾等中外名家的詩篇,用優美的詩篇來陶治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有厚厚的幾本,她還如饑似渴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閱讀許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寫教學日志,并不斷改進自身教學實踐。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