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某系某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國有)特藝科、包裝科業(yè)務員。某年某日,某印刷社找潘某,要求調(diào)拔紙張給該社。潘提出白版紙,玻璃紙每令分別加收15元和25元“獎金”。印刷社領導研究認為,即便付“獎金”,也比買高價紙張便宜,便同意潘的要求,印刷社先后9次向潘買紙,潘本人從中獲款1萬多元。另外,潘某還違反規(guī)定,先后五次向另一印刷廠低價賣出30多噸白版紙,從中獲取好處費1萬多元。問:潘某前后兩次行為構成了什么罪?2.張甲因事與鄰居李乙發(fā)生爭吵,李乙動手打了張甲,致使張甲輕微腦震蕩、鼻孔出血。張甲請求本縣公安局予以處理。縣公安局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第1項的規(guī)定,裁決給予李乙警告和罰款250元的處罰。
問:縣公安局對李乙的處罰行為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一旦形成,就會反作用于實踐,指導實踐的全過程。這是因為()。
①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②實踐目標的確立,需要認識的指導
③對實踐手段、方法、道路、步驟的取舍,需要認識的指導
④對實踐結果的評價。需要認識的指導
⑤認識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實踐提供動力
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具有不對等性。
假如領導派你和一個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你如何處理?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你是如何處理的?試舉例說明。
下列關于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闡述錯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