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擬對城市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治理,委托一家咨詢公司進行項目策劃。咨詢公司策劃在該市的四個區建設A、B、C、D共4個相互獨立的項目,各項目計算期相同,效果均為受益人數,費用均為項目實施的全部費用,期費用和效果數值見表5-1.設定費用效果比的基準為200元/人。
表5-1項目費用和效果
1、項目 A 費用效果比 3000/18.5=162.16(元/ 人),小于 200 (元/人),符合指標條件。
項目 B 費用效果比 6000/33.4=179.64(元/ 人),小于 200 (元 / 人),符合指標條件。
項目 C 費用效果比 6800/36.7=185.28(元/ 人),小于 200 (元/ 人),符合指標條件。
項目 D 費用效果比 9500/45=211.11(元/ 人),大于 200 (元/ 人),不符合指標條件。
所有甲咨詢工程師的觀點不正確。
2、乙咨詢工程師的觀點正確。費用效果分析基本方法有最小費用發,最大效果法,增量分析法等。
3、丙咨詢工程師觀點正確。
暫無解析
在進行概率分析時,通常選擇能反映項目可行性的關鍵評價指標,這些關鍵指標有()。
風險管理過程包括()方面的內容。
垂直邏輯關系中的四個層次的要素是()。
某企業為提高產品附加值,擬建設一套深加工裝置,項目計算期6年,中建設期1年,運營期5年。新建裝置的固定資產費用28000萬元(含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3000萬元),無形資產費用4000萬元,其它資產費用1000萬元,基本預備費萬元,漲價預備費1000萬元。項目預備費按不同資產占項目資產的比例分攤(其中固定資產費用按不含進項稅額考慮)。建設投資借款15000萬元,年利率5%。每年計息一次,建設期按全年計息。運營期第1年投入流動資金5000萬元。期末的固定資產殘值按零計。企業當前財務效益較好,該裝置投資所含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可在其建設期抵扣。新裝置投產后企業每年銷售收入(不含增值稅)將增加21000萬元,每年經營成本(不含增值稅)將增10000萬元。經營成本中外購原材料、輔助材料和燃料動力費用占比為80%。增值稅稅率均為17%,營業稅金及附加為增值稅的10%。財務基準收益率(所得稅前)為2%。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除固定資產外,其它部分忽略不計。
問題;
1、計算項目新增固定資產原值。
2、計算項目各年增量凈現金流量和增量財務凈現值、判斷項目財務可行性。
3、如果財務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經濟分析,效益和費用范圍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要求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質量控制常采用的排列圖由()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