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口若懸河
- 馬首是瞻
- 馬革裹尸
- 門庭若市
- 十羊九牧
- 九死一生
- 人面獸心
【釋義】比喻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大江東去,兩岸旌旗漫卷,鼓角爭鳴,三方智者斗勇。孫權與曹操的......【全文閱讀】
【釋義】懸河:瀑布。說話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形容能言善辯。【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郭象傳》。司馬炎篡位之后滅蜀吞吳,一統天下,在洛陽定都建......【全文閱讀】
【釋義】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后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釋義】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春秋時期,秦國十分強大,常欺負那......【全文閱讀】
馬革裹尸,成語,指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即戰士犧牲于戰場。寓意將士要英勇犧牲在戰場方為天職的英雄氣概。出自《后漢書·馬援傳》。成語出處:南朝·宋......【全文閱讀】
戰國時期,齊國的相國鄒忌,身材高大,容貌端莊。他為勸說齊威王廣開言路,鼓勵群臣進諫,就給齊威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全文閱讀】
【釋義】九個人牧十只羊,浪費人力。原比喻官多民少,后用于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出處】唐·魏征等《隋書·楊尚希傳》。南北朝時北周的楊尚希,在......【全文閱讀】
【釋義】命運不濟,多次瀕臨絕境。也用來形容歷盡艱險,死里逃生。【出處】楚·屈原《離騷》。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一生憂國憂民,牽掛百姓疾苦,即......【全文閱讀】
【釋義】外貌是人,但內心像野獸一樣兇殘卑劣。【出處】戰國·列御寇《列子·黃帝》。楊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有一次將老子請到家里,尊敬地向老子......【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