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毛不拔
- 一網打盡
- 負重致遠
- 塞翁失馬 焉知禍福
-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 論功行賞
- 不打不相識
- 一問三不知
【釋義】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嗇、小氣。【出處】戰國·孟軻《孟子·盡心》。墨翟,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史稱“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全文閱讀】
【釋義】全部捉在網中,一個也不漏。比喻把自己的對立面或壞人全部逮住或徹底消滅。【出處】宋·魏泰《東軒筆錄》。北宋時,進奏院主官蘇舜欽是當時著名......【全文閱讀】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負”是背著;“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 蜀書 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全文閱讀】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么原......【全文閱讀】
有個人名叫劉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夢都想成為仙人,飛升仙境,那該是多么逍遙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齋念經,求仙誦咒,如......【全文閱讀】
成語出處《史記·蕭相國世家》成語釋義“論功行賞”又“論功行封”表示評按功勞的大小,給予封賞。漢五年,既滅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劉邦消滅項羽......【全文閱讀】
成語出處:《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 戴宗道:“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成語釋義: 意思是雙方不打一場不會相識。表......【全文閱讀】
成語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茍瑤的話語中概括出來......【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