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劍買牛
- 畫地成圖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一絲不茍
- 一不做二不休
- 七擒七縱
- 劃粥斷齏
- 斷袖之癖
賣掉刀劍,去買耕牛,指改業歸農。也比喻改邪歸正。此典出自漢·班固《漢書·龔遂傳》。漢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鬧饑荒,不少人買了刀劍做了強盜。郡守......【全文閱讀】
原意是在地上畫出線路,就可成為圖形,用來說明地理形勢等。形容人點畫之間就成文章,才能超群。此典出自漢·班固《漢書·張安世傳》。敬侯張安世的長子......【全文閱讀】
在奴隸社會中,等級制度在奴隸主階級內部也十分森嚴。按照周禮規定,演奏樂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組成的樂舞隊進......【全文閱讀】
【釋義】茍:茍且,馬虎。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明朝時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全文閱讀】
【釋義】做一件事就不要停下來,不做則已,做了就做到底。【出處】唐·趙元一《奉天錄》。唐末安史之亂的時候,大將王思禮奉命率軍平叛。在一場大戰混亂......【全文閱讀】
【釋義】捉了七次又放了七次。指正確使用攻心戰使對方心悅誠服。【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為了鞏固后方,為兵出祁山伐魏作準......【全文閱讀】
另作:斷齏畫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出 處: 宋·魏泰《東軒筆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全文閱讀】
龍陽之癖即斷袖之癖。出處:《漢書·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西漢建平二年,有一天,漢哀......【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