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母
小編為大家帶來:我的岳母
前幾天岳母又進入了我的夢境,她對我說,想吃小米飯了。屈指算來岳母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每當夢見她,她的模樣都和活著的時候大不一樣:健健康康的、滿面紅光的……
俗話說,人有雙重父母。岳母對我來說,比別人家的丈母娘多了一層特殊的關系。
一、那時候我叫她溫姨
1964年我十一歲,從一個小鎮搬到赤峰。家剛剛安頓好,家里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給我的唯一印象是——瘦。當時三年困難時期剛過,滿大街都是瘦子,但是沒見過還有這么瘦的人,衣服穿在她身上就像掛在衣服架子上,袖管空蕩蕩的,褲管空蕩蕩的,走起路來整個人像是在飄??腿俗诳簧虾臀夷赣H嘮嗑,母親讓我叫她溫姨。
客人走后,母親說溫姨是她在翁牛特旗工作時的老同志,當年她在翁牛特旗可是遠近聞名的大美人。來到赤峰后得了一場大病,動了幾次大手術身體垮了,你看現在瘦得皮包骨頭了。
隨著兩家交往的增多,我對溫姨的家世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溫姨的父親出生在河北省平泉縣,念過幾天私塾,也算粗通文墨,給一家大戶當賬房先生。后來這位財主在寧城縣存金溝開了一處買賣,只身來到寧城縣,娶妻涂氏生育四個子女。溫姨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都已經成家。溫姨有三個孩子,懷第四個孩子七個月的時候,晚上下班沒有看清楚路,被路邊一根固定電線桿的鐵線絆倒了,造成大出血。人昏迷了,急急忙忙送到盟醫院搶救。當時的盟醫院條件十分簡陋,對這樣危重的病人當班的醫生束手無策。后來院長下了命令:死馬當活馬醫,手術!溫姨成了盟醫院第一例子宮全切除手術的患者。倉促實施的手術效果可想而知,手術做了十個小時,輸血兩千毫升——大人的命是保住了,但手術的后遺癥是腹腔粘連。盟醫院是治不了了,轉到北京醫院,又做了兩次手術,也只是達到了減輕粘連的作用。于是,她的身體徹底垮了,那一年她二十七歲。
溫姨結婚后把父母接到身邊,當時的七口之家也算是大家庭了,還要接濟娘家和婆家生活困難的親戚,家庭負擔很重。雖然自己弱不禁風,作為一家之主,還要支撐著一大家子過日子。那個時候家家的日子都很困難,但溫姨家的日子在她的調理下過得還是蠻有聲色的。
首先是溫姨手巧,會裁剪、會縫紉。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全家老老少少都穿得整整齊齊、體體面面的。大人的衣服穿舊了改成小孩的,大孩子穿小了改成小孩子的,實在不能改的衣服用漿糊打成袼褙做鞋子。溫姨做衣服還會做出一些新樣子:在胸前繡一朵花,給口袋按一個邊,開一個別致的領口……每當她們家的孩子穿出一件新穎的衣服以后,就有家長拿著布料求溫姨給她們孩子也裁一件。碰到不會做衣服的家長,溫姨還要幫助做上。溫姨家在吃的方面很注意應節氣:正月十五炸元宵,二月二煮豬頭肉,端午節包粽子,夏至冬至吃餃子,臘八喝臘八粥,過年要蒸上一坨年糕……每次這些好吃的做出了來,溫姨都忘不了給我們家也送一些嘗嘗新鮮。
溫姨家有一個不到半畝地的小菜園,是他們家調劑生活的重要基地。在園子里栽了葡萄、蘋果、梨、栆,一到秋天碩果累累,吸引了不少嘴饞的孩子。我經??匆姕匾潭自诘厣鲜膛獔@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菜園也有豐厚的回報,新鮮的蔬菜一茬接著一茬地擺上了餐桌。最先下來的是韭菜、小蘿卜,緊接著是青椒、西紅柿、豆角、茄子……最后是白菜、胡蘿卜。一年四季幾乎不用去買菜,節省的開支不會小吧。
最重要的是溫姨過日子會精打細算,她經常說,“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布票不夠用就到商店買布頭,回來拼衣服;為節省糧票就到副食店買點心渣,給孩子們解解饞;買手絹做褲兜,買籠屜布做棉褲里……一顆白菜,菜心做菜,菜幫腌咸菜,菜根喂豬,豬飼料不夠就發動家人到山上打豬草。每年過年都要殺一口豬,瘦肉做成臘肉,肥肉煉成油,全家七口人一直吃到六月份。過日子她總有一些新奇的辦法,貧困的年代開發出了她的無窮智慧。
二、友誼帶來的患難
俗話說,患難出友誼。可是在“文化大革命”這個瘋狂的年代,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會發生,是友誼把我們家和溫姨家帶進了患難。
我父母因為都來自牧區,日子過得比較粗糙,又兼剛剛進城,居家過日子難免缺東少西。東西一不湊手,就要到溫姨家去借。今天借手推車,明天借秤盤子,后天油瓶子空了,也要去溫姨家借豆油。親戚朋友來了借行李,電線壞了借鉗子,要蒸豆包借籠屜,篩米借篩子,洗衣服借大盆,衣服干了借熨斗……溫姨的母親說:老格(我母親)不會過日子。溫姨說,不是,咱們家是農耕文化,他們家是草原文化,過日子各家有各家的方法。要說擠牛奶、熬黃油、做奶豆腐、炒炒米咱們還不會呢。
東西有借有還,人一來一往,兩家交往自然就多一些了。在那個年代,沒有什么娛樂活動,鄰里之間保持著守望相助的傳統。母親和溫姨對脾氣談得來,相互串門成了每天晚上的必修課。母親經常坐在溫姨家的椅子上與倚在被服垛的溫姨有一句沒一句地嘮著家長里短……溫姨的母親也經常盤著腿坐在我們家的炕頭上,嘴里叼著大煙袋擺著龍門陣,我在地下端茶倒水、劃火點煙伺候著……家屬院里的人都知道我們兩家關系特別地好。
1968年的冬天,我父母被打成“內人黨”都被關起來了,造反派還抄了我們的家,抄家當然是一無所獲了。造反派突發奇想,斷定“黑材料”一定藏在溫姨家里,于是就把溫姨的丈夫關進“牛棚”,把溫姨家的三間草房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翻了個遍,又在葡萄架下挖了半天,大冬天的出了一身臭汗也沒有收獲,造反派灰溜溜地走了。臨走放下一句話,讓病休在家的溫姨每星期到機關聆聽一次訊問。有一天我在十糧店門前看見溫姨讓兒子用手推車推著往機關走,車子上鋪了一片氈子,溫姨披著一床棉被,瘦弱的身軀在棉被下凍得瑟瑟發抖。我向她問好,可能看出我有些擔心,她對我說:“孩子別害怕,他們不敢對我怎么樣,缺德的人沒好報!”
那一年過年,家里只剩下我們哥四個,都是孩子。除夕夜,溫姨來到我們家。我說:“謝謝溫姨來看我們!”她說,“他們(造反派)都是瞎胡鬧,你爸爸媽媽是好人,總有一天會平反的。過年的東西置辦怎么樣了?”她拿出幾個蘋果分給我的幾個弟弟。然后幫助我們剁餡和面包餃子,溫姨包餃子是兩手一塊捏,一捏一個,一捏一個,非常地快,我學了半天也沒有學會。為了逗弟弟們開心,她把餃子包成小魚的模樣、小兔的模樣。最后包了一個大合子,嘴里念叨著:“和和氣氣吃餃子,開開心心過大年。”其實,我們心照不宣,大家都有一塊石頭壓在心頭。餃子下鍋了,溫姨踏著稀稀拉拉的鞭炮聲消失在夜幕中……
三、溫姨變岳母
斗轉星移,日子慢慢地過。溫姨的孩子長大了,我也長大了。我的妻子是溫姨的小女兒,她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大姐出嫁的時候,溫姨給她做一床大紅被子,邊縫被子溫姨邊抹眼淚。我們安慰她,“大姐又不是遠嫁,會經常回家的。”她說:“我這不是傷心,是高興呀!做夢也沒想到能活到今天,做夢也沒想到能看著你姐姐結婚。你們也趕快結婚吧,我就更放心了。”她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沒娘的孩,苦呀!”
我們結婚之后,因為家底薄,生活有些困難。每星期都到岳母家打牙祭。我們每次回去,岳母不是煮好豬肘子,就是收拾好大鯉魚等著我們,一陣狼吞虎咽之后,臨走時還要大包小包的帶上。這時候岳母家搬到了郊外,菜園更大了,簡直就是我們幾家的后勤基地。岳母已經做不動衣服了,總是給孩子們買奶粉、買衣服、買玩具,通過這些來補貼我們。
有一年冬天天氣奇冷,因為學校有事情,傍黑天我騎自行車回學校,腳凍得受不了了,路過岳母家進去烤烤火。她問我,怎么了?我說,新買的棉鞋不暖和。她說,沒有鞋墊的關系。馬上打開縫紉機給我做鞋墊,在燈光下,我看見她的頭發已經脫落一大半了。她幾乎是用全身的力量在蹬縫紉機,縫紉機搖搖晃晃的。不一會,鞋墊做好了,菱形圖案,針腳密密匝匝的。我剛要動身,她說,“吃完飯再走吧,到時候月亮升起來了,路上亮一些。”“月亮?”“是呀,今天是冬至月初十。”“初十有月亮?”“是呀,等一會你看看月牙是不是朝上?”我又增加了一點天文知識。果然,一路上月光皎潔,我很佩服她的觀察力。雙腳用力地蹬著自行車,再也沒有感到凍腳。
當我們都有了孩子,岳母當了奶奶、姥姥,她更是高興得不得了。整天大孫子、大外甥地叫著,當然念叨大孫子的時候多一些。妻埋怨她:“大孫子、大孫子,整天你就知道大孫子!”她也不生氣,“你的孩子有他奶奶疼,我就疼我的大孫子呦。”一把舉起她的孫子,“大孫子快快長,上大學坐汽車,漂亮媳婦娶回家……”把孩子耍得嘎嘎地樂。一到星期日,家里就是一個幼兒園,孩子們聚到一起打打鬧鬧亂成一鍋粥。岳母硬撐著下了炕,忙里忙外。孩子們知道這里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有好多好多好玩的,還有一個心疼他們的姥姥,這一段時間是岳母最開心的日子。
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她稍微晚到了一會,見面就問:“我丫頭怎么樣?”我說:“母子平安”!她松了一口氣,說:“孩子的生日,母親的難日。”她看見孩子光禿禿的腦殼,向護士要了一個口罩,拆開抽了一個小帽子,還就地取材用紅毛線綴了一個小星星。我盯住小小的嬰兒:“這么小,什么時候長大呀?”她對孩子努努嘴:“不用擔心她長不大,擔心你們自己變老吧。”
四、岳母的“格言”
岳母祖籍在山東,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在齊魯文化的熏陶下,很多山東人有意無意會講出一些經濟濟世的“大道理”,倪萍不是寫了一本《姥姥語錄》嗎?岳母也是如此,經常念叨一些“口頭禪”,話語看似簡單,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今天看來,她的有些“格言”還蠻“正能量”的。
她最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爹有本身、娘有本事,不如自己有本事。”她主張兒女要自尊、自立、自強,要奮發有為,積極向上。“再富裕的爹娘也不能養活孩子一輩子,沒有本事的孩子,爹娘就是留下座金山也會敗光嘍。”她說,“任何社會都需要有本事的人,憑本事吃飯最可靠,有了本事就不會走邪路。有的人因為沒本事,正道走不通了,才走上了邪路。”“學本事要虛心、耐心、有恒心,學本事哪有那么容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靠自己學、自己悟,再高明的師傅,徒弟不用心也白搭。”“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不要嫌棄是小事,把小事辦好了也叫有本事,小事大事道理是相通的。認認真真把它做好了,領導才會交給你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慢慢地領導就信任你了,事做多了自然而然就長本事了。”
她雖然常年在家養病,可是關心時事政治,看新聞聯播是每天的必修課??匆娭袞|那個地方今天打,每天炸的,她說,“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過呀?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她告訴我們,她出生在1933年,正是兵荒馬亂的年代,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逃難——躲日本人、躲國民黨、躲土匪,那時候叫“跑腿子”。有一年,岳母的大姐險些被土匪搶去當“壓寨夫人”。她看見電視上有學生鬧事的鏡頭,說,“中國可不能亂,亂起來是老百姓倒霉呀!”她頗具先見之明地說:“現在學生這么搞有亂的苗頭,你們要有思想準備。”她嘆息道:“才過幾天安穩日子呀!又要瞎折騰!中國老百姓最會過日子,只要不瞎折騰,幾年就富起來。”
孩子們在機關工作,難免在工作中與同事有些磕磕碰碰,回到家里和她念叨念叨,她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同事之間都讓一步,路就寬了。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有時候吃點虧是好事。”“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想,事怕顛倒理怕翻嘛。想不通的事倒過來想就想通了,看不慣的人換過來看就看慣了。”“說話辦事要站在理上,但也不能得理不饒人,情理情理情在理先,同事之間要講究個人情,太較真會傷人,到頭來對誰都沒有好處。”“同事之間要留面子,人什么最嬌嫩?臉皮最嬌嫩,一旦撕破了就不好辦了。”當時“斗爭哲學”盛行,這些老話還是很有意義的。前幾年,曾仕強講的《中國式管理》不也講這些道理嗎?
她是舊社會過來的人,難免也有一些舊思想。比如她有點重男輕女,說,“男人走州又走縣,女人圍著鍋臺轉。”她更經常掛在嘴邊的是,“過日子是女人的本分,女人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個家沒有女人你試試,非塌架不可。”“男人無論在外邊多風光,官當得有多大,只要衣服油漬麻花、邋里邋遢,家里保證有一個不過日子的媳婦。”“男人外邊走,帶著女人一雙手。”這都是她的口頭禪。她的女兒得其真傳,每天我上班前,她都要用膠粘除塵器在我的衣服上劃拉一通,因為在她的潛意識里,我的穿戴關乎著她會不會過日子的社會評價。
五、生命的堅強
岳母的一生做了五次大手術,一半的時間是在病中度過的。在我的記憶中她總是不停地住院、吸氧、打針、吃藥……一開始是胃腸功能下降了,后來肝膽腎脾胰都受了連累,因為常年臥床,關節、皮膚也出了問題——多年的營養不良,全身個個器官都不正常了。醫生診斷:全身功能性衰竭。所以,忍受了比一般病人多的多的痛苦。一米七十的身高不足四十公斤,有一回護士給她輸液扎針,一連扎了五六針,針扎到動脈上,可是血管的血流不出來,血流量不足了。一開始,她還能拖拉著病重的身子里里外外干些家務活,后來下炕都很困難了,這時候只要感覺稍好一些就躺不住了,扶著炕沿、桌角,躬著身子打掃衛生。我們奇怪這么虛弱的身體,怎么能有這樣的承受力?后來們明白了,原來在她心里比病痛更痛苦的是,生活不能自理讓人伺候。
她經常說:“麻煩別人心里是苦的,幫助別人心里才是甜的。”她總是內疚的說,“我的病呀,把你爸爸拖累毀了,把兒女們拖累毀了,這是我這輩子欠虧你們的,這輩子還不了,只好等下輩子還了。”病厲害的時候也不同意兒女們請假照顧她,“你媽就這樣了,我能挺過去的,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不要耽誤功夫(工作)。”后來家里條件好些了,孩子們要給她請一個保姆,她堅決不同意,“現在家里人口輕了,你爸的飯我爬著也可以做。”“自己能動,讓人伺候著,不成了地主老財了?多讓人笑話呀!”后來在臥炕不起的幾年里,孩子們請了保姆,能在炕上干的活,她就不讓保姆干,要親自動手,她說,“這樣心里才能踏實。”
病痛的經歷使她無比的堅強和樂觀,病重的時候,身上疼得滿頭大汗,她咬緊牙關,很少哼出聲來,免得兒女們著急。在平常病情緩解的時候,她的臉上經常掛著微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蠻陽光的。孫子、外甥一來就更高興了,能下炕的時候就領著他們到小菜園摘黃瓜、西紅柿,下不了炕就把孩子們攏在身邊剪窗花、疊小船、講故事。她經常說,“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遭不了的罪。再難,咬咬牙就過去了。”“享多大的福,就要遭多大的罪。罪遭夠了,福就回來了。”
得病久的人都會想到生與死這一終極問題,我想她對這個問題早已深思熟慮了,一定有了自己的理解。我看過一本書,書中說死神終究是不能被打敗的,但是可以戰勝死神,所謂戰勝死神就是不怕死神、蔑視死神、從死神手里爭取時間。我想,岳母已經不怕死神了,因為她從來不忌諱談死。單位有老朋友來看她,對她開玩笑說:“老溫,還沒死哪?”她笑著回答:“我想死呀,可是閻王爺不要呀。”大夫對妻說,“你媽媽活著真是個奇跡”。
不怕死并不是沒有牽掛,兒女年紀小的時候怕兒女成為孤兒;兒女結婚了盼望見到孫子外甥;有了孫子外甥又盼著他們長大成人……有一回,她對妻說,“我是不是太貪心了?現在多好呀,生活也好了,你們的工作也好,日子也舒心。我就盼孫男娣女快快長,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他們上大學?”當然,她最掛念的還是岳父,她說,“你爸爸這輩子跟著我沒有享到福,我肯定是走在他前頭了,你們要好好地照顧你爸爸……”
依她的身體情況和當時的醫療營養條件,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可能還能再活幾年。天有不測風云,一個沉重的打擊把她徹底打倒了——岳父被檢查出晚期肝癌!拿到診斷書的時候岳母淚流滿面,自言自語道“這一下子完了,這一下子完了……”
一個半月后,她走完了五十五歲的人生路。
她走的時候,留下了三缸大米。大米是經過精心篩選的,粒粒晶瑩剔透。米缸中間插著用紙板做的通氣棒,最上面還放了幾粒大料用于防蟲,缸蓋用雙層牛皮紙封得嚴嚴實實……
查字典帶來:我的岳母
- 上一篇:帶刺口紅
- 下一篇:找尋,活著的意義(1)
網友關注
- 像音樂和像錘子的敲門聲
- 滿頭鮮花的熊
- 父親的發薪日
- 父親母親
- 因為愛你,連笑都這么像你
- 河馬先生的大雨傘
- 我替你記憶一切
- 選擇伴侶就是選擇后半生
- 陪著父母去旅行
- 父親的花
- 愛吃海膽的綠鱗鲀
- 快樂的小籮筐
- 愛孩子,請先愛你的另一半
- 丫形蘋果樹
- 父母老了,別讓我們的愛遲到
- 張輝澤:帶領鄉親把百香果變成致富“金果果
- 如果愛情會說話
- 粉色傘裙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簡介
- 父母面前,請放下手機
- 嗨,我又結婚了!
- 池塘里的圓月亮
- 愛讀報的獅子
- 一生都在熱戀
- 洗澡時愛唱歌的青蛙
- 別偷走父母的快樂
- 下輩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靠近你,溫暖我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一棵很高很大的樹
- 神劍上的字
- 你不要像你爸
- 唏哩呼嚕當大俠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白衣飄飄的愛情
- 樹洞里的朋友
- 籠中鳥
- 第五只氣球
- 穿山甲球球
- 氣球的故事
- 好餓好餓的魚
- 喜歡和愛是兩碼事
- 豪豬先生和誰賽跑
- 象先生客廳里的畫
- 賣名字
- 蜘蛛黑豆兒
- 大象來做客
- 床的左邊是海,床的右邊是山
- 一種智慧叫彎曲
- 我需要一個下雪天(I Need a Sn
- 四姑娘
- 草叢里奔跑的蘋果
- 一套童話書
- 54條曼龍魚
- 我與媽媽的最后一次別離
- 冰上蝴蝶陳露的浪漫愛情
- 生命和愛,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 螃蟹的生意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怕穿皮鞋的母親
- 給老爸的快遞
- 長脖子熊
- 最美味的早餐
- 小豬上學記
- 小豬和狐貍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把最愛給誰
- 狗熊先生舉重
-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 你考慮過愛情的感受嗎
- 嘎嘎木屋搬家
- 眷戀最后那道光
- 針線有愛
- 兩個豬寶貝
- 等你回家
- 強盜黑烏鴉投降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棕熊先生的開心早茶
- 風兒來到大海上
精品推薦
- 英吉沙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絳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5℃
- 和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3℃
- 阿克蘇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莘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濱??h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7℃
- 同心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5℃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