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 心得體會 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感悟
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光榮誕生。1998—2021,23載春秋初心依舊,23年奮斗韶華不負。神舟十二號任務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將在太空度過今年的八一建軍節。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 心得體會 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感悟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啟航新征程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約573秒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將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
作為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實施期間恰逢迎來黨的百年華誕。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東風精神”,在感悟奮斗歷程中堅定航天報國志向。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后,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了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天和核心艙、神舟飛船,“天”“神”合一。
“載人航天是航天領域技術難度最大、系統最復雜的工程。要建好一個國家太空實驗室,不僅需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保障能力,還需要有創新精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實際上在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中已經實現了很多創新。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以來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翻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不難看出,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承上啟下,十分關鍵。
神舟十二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國第一座自主研發的空間站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篇章,開始驗證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在穩健完成“第二步”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航新征程。
探索太空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中國空間站已經配備了標準化的載荷接口,具備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聯合開展各類科學實驗的能力。“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我們港澳臺的航天員、友好國家的航天員會跟我們一起飛行。”周建平說。
護航神舟
“太原跟蹤正常!”
6月17日9時,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太原指揮所內,巨幅液晶顯示屏里,即將飛奔太空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巨型火箭的托舉下,直指蒼穹。
相隔一千多公里,這是“太原”與“酒泉”的又一次牽手。在此之前,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的全部發射測量任務。
“點火!”“起飛!”9時22分,伴隨著長征二號火箭巨大的轟鳴聲,神舟十二號升空了。此刻的太原指揮所內,空氣仿佛已經凝固,大家緊盯大屏幕上的數據曲線,焦急地等待著。
“跟蹤正常!”調度上傳來了報告聲!神舟十二號升空220秒,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所屬的陽曲站某型高精度雷達接力酒泉,第一個鎖定目標,比計劃書規定的時間整整提早了10秒。
“跟蹤正常、發現目標”的報告聲接續傳來,捕獲目標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所屬雷達站點逐步增多。
“太原,雷達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太原指揮所年輕指揮員朱從斌快速匯總判別各測量站點相關信息,迅速報告,為總部指揮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時隔5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又一次圓滿完成載人飛船發射的測量任務,成功護航神舟十二號奔赴“天和”。(山西日報記者曹婷婷 通訊員郝明鑫 孟玉婷)
山坳里的追光者
6月17日凌晨5時,雨后空氣清爽,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所屬陽曲點位負責人郭博和同事們早已端坐在電腦前,緊盯屏幕上的數據曲線,并與指揮中心做著通信連接。
4個小時后,神舟十二號即將發射。這里,將成為火箭進入太原上空后首個數據“捕獲”點。
郭博是“90后”,從2016年開始參與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等衛星發射保障任務,但作為指揮員參加“神舟”系列國字號任務還是首次。“準備了近4個月,我們都很期待這一天。”
發射進入倒計時,每個人的雙眼都死死盯著電腦屏幕,不時地報告著實時情況。
時間一秒一秒地前行,判斷聲和匯報聲在機房里不斷響起。終于,指揮中心“進入預定軌道”的聲音傳來,站立一旁的任務總體李偉宗輕舒了一口氣。“發射后350秒到500秒的時間里,指揮中心要依據太原的遙測、雷達和安控數據來決策火箭是否正常。”他說,“提供關鍵支撐,我們一刻都不能松懈。”
本報記者曹婷婷 通訊員郝明鑫 孟玉婷
天上三個月工作和生活條件如何
按計劃,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將在天上駐留約三個月。航天員們在天上將如何工作生活?
110立方米艙內活動空間
于2011年成功發射的天宮一號,發射重量8噸左右,提供給航天員的艙內活動空間為15立方米,可以滿足3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這相對于神舟七號7立方米的艙內活動空間有了較大提升,但是依然比較局促。
為了提高航天員太空生活的“舒適度”,2021年我國開始建造空間站時,設計師們為航天員預留了相對充裕的生活環境,艙內活動空間從天宮一號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
分區合理 私密性強
空間站本著“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分別設置了生活區和工作區。生活區內有獨立的睡眠區、衛生區、鍛煉區,還配有太空廚房及就餐區。在設計上最大程度考慮到私密性和便利性,極大地提高了航天員的太空生活質量。
此外,航天員還能實現“睡覺自由”。雖然他們還得把自己“裝進睡袋”,但已經實現了從“站睡”到“躺平”,獨立的睡眠區能夠讓航天員更放松,享受相對高質量的睡眠,讓他們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元氣滿滿”。
在太空,航天員雖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樣的淋浴和泡澡,但每個人都能夠在一個“包裹式淋浴間”里,手持噴槍把自己擦拭干凈。
在以往的載人航天活動中,天地通話是“傳統項目”。在空間站里,設計師們會給航天員預留一條私密語音通道,航天員可以在這里和家人打電話、拉家常,分享在太空生活的心情和感悟,以解離家數月的思鄉之情。
移動WiFi智能家居
隨著10多年來我國無線通信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飛躍,設計師們在之前的總體設計方案上不斷升級,采用全新的信息技術,讓中國空間站有了“移動WiFi”,并創造了一個智能家居生活空間。
在中國空間站里,設計師們給每一個航天員準備了一個手持終端,航天員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通過App調節艙內照明環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運動模式……不同的艙內燈光,能夠調節航天員的情緒,避免長時間處于單調的環境所帶來的不適。
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感悟
在地球以外的銀河里,有著無數的星球,也有著無數個未知的謎題等著人類去探索,在2007年以前,我國對月球有著無數的猜測,直到2007年的10月24日18時05分,我國研制的“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這顆我國繞月人造探測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這個寄托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期盼,寄托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希望的實驗終于成功了,這個第一顆人造探測衛星的發射,為我國航天領域做出了一個轉折。
航天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十三億國人的夢,匯聚成一個大的中國夢。如今,雖然美國航天科技處在我國前列,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十三億中華人民的努力下,我國的航天技術一定會趕在美國的前列。
時候的我,也有著一個小小的航天夢。望著藍藍的天空,我會想像太空的樣子,那里一定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星球,和美麗的銀河,要是我到了太空,我一定會先去看看土星,看看它那美麗的的土星環,看看它所屬的太陽系。雖然我不是一名宇航員,但我對外太空充滿了憧憬。
我不但對太空充滿了憧憬,我還對太空有著許多疑問。為什么只有土星有土星環?;宇宙黑洞是怎樣行成的?;既然宇宙的地球上有人類存在,在外太空是否也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外太空有著太多的謎題存在,只有通過飛上太空才能知道,航天計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原來,人們對于太空感覺像是一個謎題一樣的存在;像是一個無法預料的猜測;像是一個充滿可能的領域。如今,我們對于外太空的基本行星都有大概的了解,對于各個星系也有了認知。在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下,航天計劃會向我們展示更精準的數據、更清晰的圖片,為我們解開宇宙的奧秘。
藍色之夢,航天之夢,我們的中國夢!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 心得體會 3名航天員在太空過八一感悟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五包一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范文三篇 下一篇: 王紅旭老師救人心得體會 王紅旭老師救人心得體會教師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