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700字 大學生觀建軍大業有感
《建軍大業》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于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八一南昌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下面是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700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700字1
劉燁飾演毛澤東、朱亞文飾演周恩來、霍建華飾演蔣介石、關曉彤飾演鄧穎超、張藝興飾演盧德銘……近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南昌廣播電視臺、八一電影制片廠、上海三次元影業有限公司和寰亞電影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電影《建軍大業》公布演員陣容。
《建軍大業》是中影“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作為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歷史的宏大之作,電影《建軍大業》是對20__年建軍__周年的獻禮。《建軍大業》聚集了劉燁、朱亞文、霍建華、張涵予等實力派演員,與《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不同的是,該片也不乏劉昊然、張藝興、李易峰、關曉彤、周冬雨等“小鮮肉”和“鮮花”。
該片由導演劉偉強執導、韓三平任總策劃兼藝術總監、黃建新擔綱監制。談及該片的演員陣容時,黃建新表示:“我們將詮釋意氣風發的年輕革命先輩的任務,交給了同樣青春年華的青年演員來完成,演員們努力刻苦,獻上了到位、真誠、熱血的表演!”
“我們在挑選演員時是非常慎重的,最終選擇了一批合適、認真、愿意為《建軍大業》付出的演員共同參與這部史詩電影的創作。”監制黃建新表示,“考慮到先輩們在當年參加革命時都是熱血青年,我們慎重而嚴苛地精選了一大批年齡相仿的演員,來詮釋先輩當年青春激蕩的風采。”
對于演員的表現,黃建新表示:“可以說,這些青年演員的表現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他們對自己所飾演的角色都有著深深的敬畏之心,每個人都做了充實的案頭工作,他們的演技在《建軍大業》中得到了良好的體現!”
談到《建軍大業》劇組的創作過程時,黃建新介紹道:“這部電影僅劇本就反復打磨了兩年,每位演員在進組前都做足了資料文本功課,也接受了專業級的軍事訓練,所有主創都不遺余力地為《建軍大業》奉獻出自己的才華和心血。可以說,大家百分之百的熱情和投入,必將使這部展現燃情歲月、洋溢著青春激情的電影作品大放異彩!”
談及電影《建軍大業》的品質,黃建新信心滿滿:“與我之前監制的《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動》一樣,電影《建軍大業》一定會成為一部讓觀眾激動、讓觀眾喜歡的熱血巨制!”
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700字2
第一次觀賞這部影片,是在大概幾年前它上映之時。當時年紀方小,只被熒幕上的炮火紛爭所震撼,宛如身臨其境一般,隨著影片中的人物哭哭笑笑,并沒有太多真情實感。直到最近上課,意外又有了一次觀影的機會,我才聚精會神,徹徹底底體悟其玄妙,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常言道:“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沒有道理的。影片的主要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人慘遭國民黨的壓迫下,以毛澤東、周恩來為首的共產黨人在形勢所迫下不得不發動起義,組建軍隊。經歷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后,創立了人民自己的軍隊——中國工農紅軍。紅軍的英勇戰斗,不畏犧牲,才是真正為中國如今的繁華盛世奠基。一場戰爭、一次革命的勝利,領導人的重要指揮與決策固然重要,但更不可忽視的是為此流血犧牲的將士與人民。
這部影片采用的塑造人物的方式,打破常規,與之前類似題材的作品大不相同,它采用了人物群像的形式,也就是多主角,這樣淡化了偉大歷史人物的功績,給了那些看似平凡卻至關重要的“小人物”們露臉的機會,讓熒屏前的我們去認識他們,認識這樣一個群體,認識中國的革命精神。
文天祥有一句詩流傳至今依然不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本身不只是詩人,也是一位歷史革命家,一位為國盡忠的將領。可是又有多少人不通過他的詩去了解他呢?換個說法,歷史上又有多少革命烈士,無法將壯志寫成詩篇,就泯滅于歷史長河中了呢?沒有口耳相傳,沒有史書記載,人的生命一去不復返,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但我們并非有意去忘記他們,只能說人們對于歷史知之甚少,這是可憐且可悲的。
我們不能忽視“小人物”的作用。戰爭革命的成功與勝利是屬于集體的,并非個人。希望我們站在某個戰爭紀念堂前,可以走進去,婆娑刻在石碑上的一個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輕吟著,小聲念著,最后不忘道一句,謝謝你們。用我們的努力讓他們不被忘記。
戰爭蒞臨時,沒有一個人想著的是逃跑退縮,密集如雨的子彈射到眼前時,也沒有一個人拿自己的戰友做擋箭牌,都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迎上去,以保后方的安全。我們現在真的沒法體會,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態,怎樣的坦然,怎樣大的格局才能如此這般,舍小家顧大家。這種東西發生在一個人身上叫品質,發生在一個集體身上則被稱為民族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個民族的品格便如此了。
再一次觀看這部影片時,我久久不能自拔。好的作品是經得住一遍遍揣摩的,每一次看,都能發現新的東西,帶給你新的體會,你愿意去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這就是好作品的益處。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是共產黨人救勞動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是無數將士與勞動人民不畏強敵,勇于斗爭的成果。
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該忘了他們。
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700字3
《建軍大業》是一部講述人民解放軍從誕生都成長的影片。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講述了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先驅們,積極開展創建中國人民軍隊的探索和實踐紅色經典故事。這些革命先驅們當時都非常年輕,在他們風華正茂時就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奮戰,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歲月中無悔地奉獻出青春乃至生命。
在中國共產黨面臨存亡考驗的生死關頭,毛主席一句: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指明了共產黨必須依靠武裝革命的道路,要武裝無產階級部隊,要通過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奪取最終的勝利。
本片有兩個高潮片段。其一,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時葉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劇情被推向高潮。其二,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的10000人,在最后一天,錢大鈞的部隊發起總攻的時候,朱德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的部隊同歸于盡,為先行軍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最后朱德率殘余部隊追上先行部隊,并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合。
該影片生動再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曲折而又頑強的不平凡之路,為了取得勝利,多少的將士心懷堅定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今天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是一條披荊斬棘、一路壯大的道路。我們也更加感受到,黨的領導、祖國的強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都是因為有著人民軍隊這支鋼鐵隊伍做后盾,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提出,要實現中國夢,這個夢離不開強軍夢。
在今天,仍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家在企圖挑釁中國,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軍事做后盾,我們無畏無懼。
以上就是小編收錄的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700字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上一篇: 中國共產黨黨章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 下一篇: 個人隊伍教育整頓心得體會 隊伍作風紀律教育整頓心得體會6篇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