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100周年征文 建黨100周年征文800字
經歷一百載苦難,不動不搖;奮斗一百載風雨,依舊輝煌;承載一百載精神,立足全球。2021年七一建黨節,慶祝建黨100周年,祝祖國國富民強。下面是建黨100周年征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建黨100周年征文1
時間如流水般飛快地從我們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們的黨走過了100年艱苦奮斗的道路,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黨感到驕傲和自滿,100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但是改革的開放匯集了每個國人的生活,同時也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
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現在,走過了100年的顛簸道路,從一個只有幾十個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幾千多萬的黨員,六十多年的世界政黨,正是因為有著一批又一批時刻保持先進性的優秀黨員。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存力的發展要求,黨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漫漫長征讓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
建黨與長征——中國革命歷的兩件大事穿越歷史的時空,啟迪著我們,昭示著未來。
在平時我們看得出來,困難面前站的出來,緊要關頭豁的出去,當選過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老紅軍袁林回憶說:“面對敵人沖鋒在前的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缺衣少食,把糧食節省下來讓給戰友的也是共產黨員。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基來華,先后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成立共產黨。
99年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少,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縮影。黨啊,我的母親,您沾滿塵土的汗水,浸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中國!
建黨100周年征文2
舊中國貧窮落后,帝國主義列強的一次次入侵,不知吞食了多少中國人的生命。戰爭讓我們的祖國淪陷,讓中國各族苦難同胞受盡欺凌。為了挽救瀕臨滅亡的舊中國,為了讓我們的祖國重現輝煌,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了。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革命的勝利,不知有多少叔叔、阿姨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繆伯英,建黨以來,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她的事例讓我們感動。繆伯英和跟她一樣熱愛祖國的丈夫何孟雄一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位女英雄,為革命奉獻了一切。當她在上海病逝時,在生命垂危之際依然感嘆:“既以身許黨,應為黨的事業犧牲,奈何因病去世,未能戰死沙場,真是恨事。”
年輕的共產黨員夏明翰在敵人的法庭上莊嚴宣稱“我信仰共產主義”,他揮筆寫下了浩氣長存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他在臨死前這樣說過:“我遺憾的是為我們黨工作得太少了。”夏明翰不屈不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七月一日建黨節,這個日子是多么的耀眼,它照亮了祖國前進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饒,那些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來欺負我們中國,這可全靠了黨呀。
在黨的關懷下,我們健康成長。20_年,大足縣每所學校的所有同學,每個星期都會領取到兩瓶牛奶,這是政府關懷少年兒童,免費為中小學生提供的。每次喝牛奶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太陽,想起黨。共產黨就像紅太陽,沒有黨,就沒有我們的新生活。政府不僅僅為我們提供愛心牛奶,還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準備了“愛心雞蛋”,我們班的唐婭同學,每周二、四的早上都會領到一個“愛心雞蛋”。每次拿到“愛心雞蛋”的時候,我都會發現她熱淚盈眶。是黨的關懷,讓我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
沒有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黨,就沒有我們幸福的今天。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學習,將來才能做好黨的接班人。黨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永遠熱愛黨。
建黨100周年征文3
民族復興征途漫漫,回首已是建黨百年。當我們的思緒追隨時間的軌跡,漫過記憶的風帆,回到最初建黨的起點,看到畫舫紅船中的赤子之情和理想信念,看到革命前輩于艱難竭蹶中奔波輾轉、前仆后繼捧出的思想火種,看到險些殞滅在歷史夾縫中,卻又一觸即發,形成燎原之勢的革命力量自此不斷抗爭壯大……
百年之旅,幾多艱險,難忘初心本愿;千關不阻,萬戰不怯,只為重振河山。伴隨他們抗爭前進步伐的是一聲聲積蓄已久的吶喊,是一句句蕩氣回腸的高歌,從革命、抗戰到新中國新氣象,每個階段都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時光印記”,影響著歷史進程推演新時代的今天。
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看革命斗爭的“時光印記”——作風建設。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這首歌誕生于紅軍時期,通過強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出了紅軍愛護人民、人民擁護紅軍的深厚情誼,也道出了作風建設的真諦——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始終與人民團結奮斗?!读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寫道:“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黨員干部只有理解民心向背的道理,始終保持為民初心,用良好的作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在新的歷史階段,不斷推進黨的偉大事業,助力實現黨的偉大夢想。
從《團結就是力量》看抗戰勝利的“時光印記”——團結一致。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
這首歌誕生于抗戰最艱苦的階段,誕生于消極抗戰的逆流中。這首歌向中華民族傳遞了一個訊息:只有集結各方力量共同抗日,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秾O子·九地》中,講述了“同舟共濟”的故事:“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即便是死敵,共同陷入危險境地,尚且能像左右手一樣互相配合,何況同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呢?愈是遇到風浪和艱險,愈要同舟共濟、團結一致、相互配合,那么開啟新時代新征程的航船必將乘風破浪,朝著民族復興的偉愿奮勇前行。
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看新中國的“時光印記”——黨的領導。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設了敵后根據地,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著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在黨的領導下,盡管經歷了一些探索和曲折,但從解放戰爭到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階段贏得的一系列勝利,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印證了其“辛勞為民族,一心救中國”的光榮使命,詮釋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檢驗了其實行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的初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領導,繼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必將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志偉愿。
以上就是小編收錄的建黨100周年征文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建黨100周年征文 建黨100周年征文800字】相關推薦文章:
2021建黨100周年入黨志愿書 大學生2021建黨100周年入黨志愿書
支部書記上黨課建黨100周年 2021年七一黨課建黨100周年講稿
上一篇: 退伍軍人個人創業經歷演講稿三篇 下一篇: 關于建黨100周年的征文 關于建黨100周年的征文800字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