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心得 黨史教育心得體會2021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員干部要把學黨史新中國史作為必修課,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營養,充分認識我們黨的奮斗史,堅守“初心”的信仰,履行“使命”的擔當,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在實際工作中找差距、抓落實,放飛夢想,實現更大突破。下面是黨史學習心得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快來看看吧!
黨史學習心得1
知來時路。其道大光,一片汪洋,中國共產黨百年史是篳路藍縷的一百年,是風雨兼程的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激勵我們前進,中國共產黨從28年的浴血奮戰建立新中國,到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世界矚目的中國,現在的中國屹立世界舞臺中央,增強了我們青年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信心和決心;黨的偉大品格教育我們成長,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青年一代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要在黨史中讀懂一個百年大黨歷盡艱辛、締造奇跡的“神奇密碼”,要在學史中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行當下路。歷史太長,長到這一段故事娓娓道來沒有盡頭,歷史又太短,短到提筆落下就是滄海滄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巨變,這是無數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億萬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新時代屬于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創造者,勇擔使命、身體力行,沿著先烈們的足跡扎實前行,在新時代的征途中奮發有為;作為新時代的踐行者,立足崗位、擔當作為,全力做到知行合一,做好新時代為國家謀富強,民族謀振興,人民謀幸福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青年黨員更應牢記初心,以史為光,堅定信念,行好當下路。
走前行路。學習歷史不是最終目的,創造歷史才是永恒所在。中國正處于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青年人要將深學黨史與砥礪篤行結合起來,把自己擺進去,真學深學,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和勇毅,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品格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寬廣胸懷,投身社會實踐,勇做走在新時代前列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讓自己的青春在實現中國夢的廣闊天地綻放,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新世紀青年一代是祖國的脊梁,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們應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理想。作為新時代法院青年,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奮斗澆筑無悔青春,用案結事了點燃萬家燈火,用對祖國的無限熱忱譜寫公平正義的司法篇章。
黨史學習心得2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奮進、從勝利走向勝利。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大黨風華正茂。
1921年,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南湖揚帆起航。風雨蒼黃百年路,小小紅船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這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 光榮e家將陸續 推出“百年黨史學習心得”系列文章,與您一起學習黨史,做到“學史明 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學史中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黨史學習心得3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這一百年,中華民族從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黑暗歲月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正確處理革命和現代化之間的關系,在不斷艱難探索中頑強前進,有條不紊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些前人從未經歷過的問題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而不是靠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得到解決的。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里,能夠把如此眾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萬眾一心的力量,朝著一個正確而堅定的方向團結奮進,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很難想象中國會在這一百年里,出現如此舉世震驚的根本變化。
新的覺醒——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為了改變中華民族備受屈辱和奴役的悲慘命運,無數志士仁人曾經做過種種試驗,作過不同的選擇。但無情的事實證明:只搬用一些洋槍洋炮和工業技術而不從根本上改變腐朽的舊社會制度的洋務運動,救不了中國。期望清政府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的戊戌維新運動,雖然起到過引人注目的思想啟蒙作用,但在舊社會勢力反撲下,很快就失敗了。義和團“扶清滅洋”的舊式反抗,也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孫中山領導的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制度的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仍沒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應該怎樣,它的出路在哪里?這時,也正在這時,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給了中國先進分子苦苦思索的問題一個全新的答案。本來,社會主義在許多人看來,還只是一種書本上的學說,十月革命卻使社會主義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在中國先進分子中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給他們指出一條以前沒有清楚認識到的新出路。
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釗、陳獨秀等長談并且閱讀了一些中文的馬克思主義書籍以后。他對美國記者斯諾講過:“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于俄國情況的書。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階級斗爭》,考茨基著;《社會主義史》,柯卡普著。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而且從此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先驅者的思想經歷是值得后人深思的。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這個決心絕不是輕易下定的,更不是一時沖動或趨時行為,而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經過反復的比較和實踐檢驗,最后才確定這個真正能為中國人民謀取幸福的正確途徑,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新的理想和信念——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明確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確定為自己的長遠奮斗目標
經歷了五四愛國運動,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在時代潮流激蕩下先后奔集到馬克思主義旗幟下,樹立起新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成員幾乎都是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們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從愛國救亡的強烈要求出發,痛感現存社會的惡濁和不合理,要求從根本上改造這個社會。他們經過反復的比較推求,認定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他們從事實的教訓中認識到,單靠個人的力量決不能實現社會的改造,必須把有著相同志向的人結合成一個有組織的有嚴格紀律的堅強有力的集體,齊心合力去做;否則,就只能停留在空談上,不可能真正撼動舊社會的根基。因此,他們中許多人經歷了痛苦的自我斗爭后,心甘情愿地準備犧牲原被他們看作至高無上的某些個人自由,甚至在必要時獻出自己的生命。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并且要以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一大著重討論的,是制定綱領和實際工作計劃。大會通過的綱領,第一條寫明:“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正式確定下來,反映出它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黨;并且表明它和其他政黨不同,是以最終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也許從今天看來,中國共產黨在一大時邁出的只是漫長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還顯得相當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會有以后一步步的前進。這是決定性的一步,有如一聲春雷,震醒了原來冰封的大地。
以上就是小編收錄的黨史學習心得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查字典”。
上一篇: 2021秋季少先隊工作計劃 秋季少先隊工作計劃小學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