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范文 觀看《大學》心得體會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這是一部講述清華大學的《大學》。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通過這部紀錄電影《大學》,讓我們能夠發現青春之美、理想之美。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歡迎大家參考。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1
“理想”,這是紀錄電影《大學》留給我的印象。無論是剛剛考入清華大學的嚴洲,還是博士畢業生宋云天,無論是旅美青年教師蔡崢,還是榮院士錢易,他們的眼睛里,都喑藏了對理想的堅持,他們的身上,都閃耀著理想的光茫。
夢想可以天花亂墜,她是純粹的狂妄的浪漫主義者。理想則不然,她是更加理性的,是擺脫不了現實又放不下夢想的人,是八歲的少年最常見的模樣,縱然如此,理想亦是難以實現的哪怕是為此作出嘗試,也需要莫大的勇氣。這一點,在宋云天和蔡崢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想去基層政府,服務造福一方姓。”這是宋云天的理想。父母,老師,女朋友的建議,奶奶的心疼與勸告,留校面試的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糾結,一次又一次的猶豫,即使影片的內容有限,我們仍能從中見這個選擇背后的艱難。“和大多數人的選擇不一樣,可能會不被理解,甚至會被誤解,但依然要堅持自己的路。”這是宋云天的答案。
“想要領先就要有自己的設備和技術,中國一定要有人做。”這是蔡崢的理想,“有可能最后我們沒有做成功,但是我還是要堅定地做下去。”這是蔡崢的勇氣與信念,也是他加入清華大學天文系的動力。
宋云天熱愛人民,蔡崢熱愛祖國,他們選擇了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這份熱愛,是因為他們同樣熱愛著自己的理想。擁有理想并為之付出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使旁人只能看到過團火燃燒時的煙塵,我們也無法舍棄這團火帶給我們的溫暖明殼。
影片結尾,四人的身份發生了改變,代表著他們對理想的堅持。那我們呢?電影監制、清華大學尹鴻教授曾說:“這是一部清華題材的紀錄電影,但又遠不只是與清華有關的電影。正如其名《大學》,它是寫給大學的一封情書,也是大學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對我們來說,大學是近在咫尺的第一個路口,它通往理想,又或許是別的什么地方,這全憑我們自己選擇。我們應該“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成就有意義的人生”,哪怕做不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也應當是“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2
原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中有的雖考了令人羨慕的高分卻還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有的因沒有考上自己熱衷的專業而感到不滿足,有的愿意放棄舒適優越的城市生活回到農村為百姓服務,有的回到祖國用盡心血彌補國家的科技短板,有的即使高齡也堅守崗位不停奉獻……他們有著自己的理想,有著遠大的追求,他們的心里存的不只是自己,更是我們的祖國!
當看到嚴韞洲出考場時的自信微笑,看到他說想要沖滿分的堅定雙眼,他有實力,有“野心”,有精神,正是青年該有的模樣!他的拼搏向上不斷刺激著我的心,為什么別人可以有這樣高的天賦,可以有這樣高的追求,而我過去卻從不敢想,甚至不敢給自己確定一個高目標。人與人之前的最大差距可能就在于是否敢想,敢做,敢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放手一搏,就算最后會有遺憾,但奮斗的青春總是最美的,當我們擁有青春時,就應當肆意揮灑。
迎面一輛電動三輪車緩緩駛來,開車的是一位身穿白色短袖的年輕小伙,臉上燦爛的笑容隨車靠近越來越清晰,大概很少人能看出這竟然是一位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宋云天是從農村走出去的,本來他可以在清華留校任教,然后拿到北京戶口,不用再回家鄉吃苦,但他心里所想是祖國的發展,所以就算面對家人的反對、陌生人的不解和指點,他依舊毅然決然地選擇回鄉。他也曾糾結過,也曾懷疑過自己的想法,他也認真了解過農村工作的復雜艱難,但是他最終堅定自己所想,相信自己所選,勇敢奔向自己“造福一方百姓”的追求,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果要想領先的話,還是要有自己的技術,中國絕對得有人做,不然你永遠是花錢買別人的數據嗎?”于是,蔡崢拿到了一張回國的單程票,開始潛心研究建造中國的第一臺地基望遠鏡。在這個過程中,他體會到了做一件事有多么不容易,但他還是選擇要堅定地做下去。他想的只是要發展中國的技術,即使很難成功,他還是會去做。有人評價他說:喜歡看星星的人是真的浪漫。是的,他把浪漫獻給了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我們應追求的偶像。
一頭華發梳得整齊,一襲素衣低調謙遜,她是著名的環境工程專家清華第一位女院士錢易教授。她說:做老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她的確也把教師這份職業做到了極致,雖然已經高齡,每天依然堅持站著上課,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只要還能為國家做事,她就不會停止。正值青春的我們,更應該有活力、有理想、有擔當、能做事,行動起來,而不是舒適躺平、無所事事,只有貢獻,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大學》記錄了清華四個人的追求和選擇,雖各不相同,但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相信像他們這樣奮斗的人,中國還有很多很多,正是因為有他們,中國才能日益強大。他們的追求和行動促進了祖國的發展。往后,中國的發展還得要我們去持續,我們應擔當、應自強、應勇敢,去追求、去拼搏、去進取,一路播種,一路開花!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3
7月9日,由清華團隊創作的記錄電影《大學》開始在全國上映。這對于曾經的“紅色工程師搖籃”而言無疑是一件大事,而對于我這個在“紅色工程師搖籃”中慢慢一點點體會大學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誘惑。于是,我走進了久違多年的影院。不到半小時,我后悔了,我失望了!當終于能夠走出影院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了,我想說:不,這不是大學,更不是清華!
《大學》是一部紀錄電影。這里我想先抄襲一段來自網絡上的關于這部電影的介紹:在清華園里,有四個人正站在自己人生的路口。他們之中,有剛歷經高考、一波三折地考入心儀學府的第一代00后大學生,有即將離開象牙塔、面臨艱難抉擇的博士畢業生,有旅美歸來入職清華、滿懷“觀天”理想卻挑戰重重的青年教師,有耄耋之年、榮休后依然堅持站立三尺講臺的老院士。影片以三年的悠悠光景,訴說了四個清華人一生的理想以及在他們身后屬于這所大學的永恒青春。
很美的語言。必須承認的是,電影所呈現的畫面比這些語言更美。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4
《大學》是一部歷時三年精心打造,講述理想與青春的勵志電影,以紀實手法拍攝,還原了一個最真實的清華園。
影片講述的是在清華園里四個面臨人生抉擇的清華人的故事。他們之中,有剛歷經高考、一波三折地考入心儀學府的第一代“00”后大學生,有離開象牙塔、面臨人生抉擇的博士畢業生,有旅美歸來入職清華、滿懷“觀天”理想卻挑戰重重的青年教師,有耄耋之年、榮休后依然堅持站立三尺講臺的老院士。其中,面臨人生抉擇的博士生,就是現任孟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的宋云天。
影片采用紀實的手法,呈現出四位清華人不同的人生境遇與選擇,真實再現了大學校園里永恒的青春與理想。走出影院,知行小俠內心激動不已,也對四位主人公產生了由衷的敬意。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影片《大學》的英文譯名“The Great Learning”取自四書五經中《大學》的譯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寄托著我們對美好教育的期待,也是一個人成年生活的奠基。人們對大學投去關注的目光,千萬學子和家長為之奮斗和焦慮,乃是因為大學承載著超越當下,超越功利,超越現實的精神力量,宛如一座雪山,屹然聳立,給人以至高的召喚。
這種至高的精神往往很難闡釋和呈現,而本片的三位導演,選擇非虛構的方式和連續三年的堅持,把這種精神融入在這四個“普通人”身上。恰是這種人本的立意和入微的記錄,讓向來空洞的“大學精神”變得更加真實、鮮活、具體可感。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5
這部誠意滿滿的精品之作,也引起了觀眾的強烈情感共鳴,大家紛紛給予盛贊。一位觀眾說,他被影片所傳達的家國情懷,對理想和信念的追令所深深觸動,雖然自己不能成為清華人,但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努力考取清華。
平遙學子趙膺達同學今年被清華大學錄取,雖然還沒真正踏入清華,但對于影片中真實親切的校園元素和平凡又不凡的校園人物,讓他心中更多了一份向往與堅定。他說,
"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它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真實。高考出分前后的焦慮緊張、畢業時面臨的人生道路抉擇、項目建設時的問題……影片沒有回避這些現實甚至是矛盾,而恰恰是這些現實,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清華人的思想氣質與責任擔當,進而更生動地體現了一所高等學府對學子的教化以及“大學”的真正內涵,即對學生深層次人格氣質和思想上的升華。一所大學,能怎樣影響學生的思想人格,片中的主人公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電影《大學》監制、清華大學教授雷建軍,在交流環節介紹,這部影片的中文名是“大學”,英文名是“The Great Learning”,是“大學之道”的大學。雖然拍攝對象是清華大學,但是每個人對大學的記憶、場景的追憶、對祖國的熱愛,對意義的堅守,對理想的追求是相同的。
“這部片子里所放射出來的理想的光芒,其實跟你在不在大學沒有關系,我們希望看了這個片子以后,你能體會到理想的力量。比方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你看他灰頭土臉的,而一個人如果有了理想,比如蔡崢老師,他眼睛里永遠是放著光芒的。所以我們希望傳遞給大家一個理想的概念,哪怕你是一條咸魚,一只坐井觀天的蛙,但如果你擁有對藍天的向往,雖然只有那么一塊兒藍天,你依然想著我想去看看藍天,我覺得這個對于日常生活來說是最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紀錄電影清華大學觀后感范文 觀看《大學》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關于唐山大地震45周年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下一篇: 七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心得體會 七一勛章獲得者事跡觀后感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