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心得三篇
《建國大業》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建國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心得三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建國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心得三篇1
昨天單位組織一起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常總是看一些網絡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后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后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后,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子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后來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么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他們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最后,我覺得《建國大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也許是因為我第一次進影院的原因吧,對這部影片感覺挺好。
建國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心得三篇2
為了慶祝祖國媽媽60華誕,幾天前學院黨委組織了大家去影院觀看《建國大業》,要求看完后要認真總結,交流心得體會。
我認為,這部電影說明了社會主義的中國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一百六十多位影星的加盟就說明了這一點,只要韓三平愿意,一千六百人參演都不成問題。什么萬人太極、二十萬群眾游行、六十萬奧運志愿者,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參加集體活動的干勁,絕不遜色于五十年前。雖然效率低了點,但搭上祖國榮譽兩個字,那就是不容置疑的正確,佛擋殺佛。這些活動在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很難開展起來,還是社會主義好。
影片的內容不用贅述,反正是說明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高考和考研政治中,在相關的題目里答上這句話,必然是要加分。從表演上來說,馮小剛、葛優、道明、郭德綱、馮鞏他們的點還是不錯的,個人覺得陳坤扮演的蔣經國很好,事實上大多數人去看這部電影也就是想看看這些人如何熱鬧,順便愛一下國。
每一次接觸類似的題材,都會想起彭總、劉少奇他們的晚年,挺寒心的,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走過來了,卻栽在了帶頭大哥的手里,奈何共苦而不能同甘。食指的詩說,“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是的,后人或許會撥開歷史風塵看透歲月篇章,但前人離開的時候,是否能夠瞑目?
很自然的想起了《明朝那些事》,現實沒有朱元璋只留下湯和一個人那樣嚴重,但其中的道理其實都差不多。在這個世界上,那些歷史的小混混會被英雄收拾,英雄說不定就被帶頭大哥給拿下,大哥又常被女人迷惑,女人一不小心又被小混混擺平,萬物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則,循環著生存的食物鏈。看《明朝那些事》,明白了一些歷史的規律,也就更好的理解了現實中的這些事,曾經發生的現在還在發生。
在北京生活了這幾年,很能感受到這些年中國的崛起,沒有經歷但可以想見,三十年的中國經歷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我們感到振奮和自豪。但是,表面、局部的和諧和繁榮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象,我們都清楚這個國家大部分地區的落后,知道那些復雜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不管怎樣,應該祝福走過六十年風雨的祖國,憧憬一百華誕的時候,這個國家能民主、法制、公平、“有天理”一些,人民的素質更高,普通老百姓能更加富裕,實現真正的安居樂業。
《山坡羊·潼關懷古》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一直篤信這句話。希望再過幾十年,在我快掛掉的時候,資本主義的中國能讓我改變這種看法,那時候,我告誡我的子孫,在文明的社會里就做個普通人。
建國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心得三篇3
看完電影回家,跟媽媽說,有好幾處看的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幾度哽咽。媽媽說不容易啊,像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還能被那個時代的電影打動。我倒是覺得這跟年代什么的沒什么太大關系,我只是深愛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僅此而已。
看電影的過程中,腦子里就一向想到這首詞。恰同學少年,揮斥方遒。真是讓人嫉妒的青春年代。并不是那時代的每個年輕人都像毛公這樣,有這樣的胸襟氣度才華和機會。在年輕的時候夾一把雨傘來到南方的煤礦發動工人,三十年后就成為一個國家的領袖。在江西的群山里,和老百姓一齊吃紅米飯南瓜湯的毛委員有過大喜大悲的歲月。在云貴輾轉的日子里,他清瘦不堪,而近幾年北方的白面和不斷到來的好消息讓他發福了。以前走一步算一步的毛委員,是什么時候才開始有了這樣的奢望,能夠徹底打敗他的宿敵,又不至于成為一個新的獨裁者的呢?他恐怕做夢也沒有想過這樣的日子竟到來的如此之快。他流淚了。他想起自我和戰友們的艱辛嗎?他想起那無數犧牲的同志嗎?他想起“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古訓嗎?如今全世界都將心悅誠服地認為他是東方百年來不可多得的英雄。他在這一瞬間似乎明白從此再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執行自我的意志,當他最后抓住那個他在井岡山就開始遙望的桅桿的時候,他認識到自我始終是的孤獨嗎?歡慶那晚的淚光,真是意味復雜。
毛主席像是有點喝多了,也像是沒有,倚在一邊淚光閃爍,周總理、朱德、劉少奇幾個人邊喝酒邊唱國際歌,看到這兒最后忍不住哭了。還有之后劉燁代表活著的,死了的老紅軍,理解主席檢閱,那個時候也內牛滿面了。還有真實的歷史鏡頭出現,1994。10。1毛主席在宣布中國人名共和國成立的時候。
看見聞一多的慷慨演講和理想主義,看見民主黨派的天真和理想主義,看見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謙恭下士和理想主義,看見毛澤東說:“此刻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完全新的基礎上召開的,它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它獲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因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宣布自我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至此,你看見了這個國家的基礎,看見了它的合法性來源,看見了它從血污中攜帶理想的誕生過程,看見這個嬰兒般純真笑容,《建國大業》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能更好。記憶和遺忘的搏斗,不能停止。
有些臺詞個性好。蔣經國提議劃江而治,老蔣說分裂國家是千古罪人,他背不起這個罵名。但是縱觀此刻,貌似有些人____背的起的樣貌嘛。但是道行比老蔣差的遠了去了。怎樣說老蔣也算是個梟雄吧。記得有幾個場景,看的人也經不住跟著老蔣一齊悲涼起來。慘淡的青天之下,一片白鴿飛過,校長對經國說,反腐,要亡黨,不反,要亡國。奉化溪口老家的門口臺階上,經國坐得筆直,聆聽“庭訓”,校長神情無不凄然,嘆劃江而治的渺茫,問兒子“換了你你答應嗎”。北平在準備開國大典。校長對俞說任務取消,俞回過頭去,只見校長應對秋雨孤獨的背影。校長眼里掩飾不住的悲涼。
國民革命軍已經被消滅殆盡,這支以前無比光榮的隊伍,是隨著轟轟烈烈的北伐成長起來的,而他當時即是總司令。之后是黃埔軍校的校長,我們的周總理當時還是個政治部主任,他門生遍及國共兩軍之中,如今,那些追隨他的都失敗了,而背叛他的卻成為了勝利者。三年之前,他還在準備戡匪平亂,一統中國,而如今竟到乞人賜和的境地。他一生叱咤風云,多少人敗在他的手下,但是一個癬疥小疾,當時覺得微不足道的人,那些看似一點都不專業的農民起義,最后竟成為心頭大患,成了他的掘墓人。他有悔恨罷?有痛惜罷?有不甘罷?有無奈罷?偉大的人有很多,其中必須會包括傅作義一個。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必須會認為投降是最恥辱的事情,并且之前還放話說若是輸了,愿意為對手牽馬執鞭。最后還是為了幾百萬人的生命做出了抉擇。1974年,傅作義病情加重,周恩來總理抱病到醫院看望他,對他說:“毛主席說你是對人民有大功的人。”傅聽后感到十分欣慰。這些人這些事兒,總是能夠很容易的讓我流淚。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建國大業觀后感1000字大學生心得三篇的內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上一篇: 八一建軍節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八一建軍節活動策劃方案企業 下一篇: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和收獲范文【精選三篇】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