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 大學生歌頌七一建黨節散文
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昨日之日不可留,欣看今天,我們擁有的是豐碩的成果!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歡迎大家參考!
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一)
時光荏苒,自1921年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xx年的風風雨雨,從帶領人民群眾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動統治,到新中國成立后,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得人心,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疾苦放在首位,先后涌現出了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等感動人民的優秀黨員,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不斷取得勝利的原因。
縱觀黨的歷史,革命就像是一座大熔爐,淘汰了渣滓,也煉出了真金。既有少數黨員沒有經受住社會上物欲橫流的誘惑,背離黨的宗旨的教訓,也有大多數黨員居安思危、憂國憂民的垂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強黨性修養,不忘我黨xx年的奮斗歷程,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今天的成就和局面來之不易。據統計,在民主革命時間,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烈士就有100萬,其中50萬都是共產黨員。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樹立并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黨的靈魂,也是共產黨員的靈魂,理想信念有多大,堅不堅定,往往決定一個人的事業有多大,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
昨日之日不可留,我黨從建黨至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與其說是中國共產黨肩負起了拯救祖國、建設祖國的重任,不如說是我們的祖國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帶領全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在新時期,我們所有共產黨員更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的生日獻禮。
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二)
每每看著奔忙的人群,看著兒童的笑臉,看著悠閑散步的老人,我們的心中泛著無限的感慨。一個個七一在后退,一個個七一有前進著,心洶涌著,熱血沸騰著。歲月的長河淌過浸透血淚和屈辱的近代史,終于匯入了21世紀的洪流。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眼前一片欣欣向榮,我想起了母親,想起了那位養育了我們xx年的母親,我期待著,期待著七月一日的到來,衷心為母親獻上一曲頌歌。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仿如一道曙光劃破夜空,在東方閃爍。中國革命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彈指一揮間”xx年過去了,舊中國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機勃勃、一片繁榮的景象。昔日的窮鄉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谷滿倉;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今天的林立高樓所取代……xx年的風風雨雨,xx年的勵精圖治。
欣看今天,我們擁有的是豐碩的成果。回顧昨天,卻是斑斑的血痕。倭寇的賊船曾侵擾過沿海人民;英國侵略者用鴉片、大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八國聯軍飛揚跋扈,列強們瘋狂搶掠我奇珍國寶;圓明園在獸蹄下灰飛煙滅,日本鬼子燒殺搶掠,肆意踐踏我錦繡山河,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舊中國,老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黃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祖國的兒女在苦苦掙扎,在奮力抗爭。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率領下浴血奮戰,最終打敗日寇,推翻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始終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xx年來,黨一直帶領著我們昂首闊步向前,劈波斬浪,開辟航向。我們永遠忘不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人民起義,推翻三座大山,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真正成為華夏主人,于是我們高歌《北京的金山上》;我們永遠忘不了小平同志撥亂反正,力挽狂瀾,以改革開放的新思維為神州大地注入新的活力,轉瞬間,全國上下舊貌換新顏,于是我們高唱《春天的故事》;我們永遠忘不了像焦裕祿、孔繁森等優秀共產黨員在祖國大地灑熱血,無怨無悔,甘做人民的公仆,換來了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于是,我們高頌《公仆贊》。
還記得40多年前美國總統杜魯門曾預言:無論任何人都解決不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4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糧食產量躍居世界首位,徹底粉碎了這一謬論!“兩彈一星”的成功,葛洲壩的建成,南水北調的設想……我們的體育更是突飛猛進,許海峰的槍聲,石破天驚;中國女排“五連冠”,光照千秋,乒乓球健兒們橫掃千軍,囊括眾多獎項。“東亞病夫”的恥辱,被中國人民雪洗干凈。香港、澳門的回歸,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統一、強盛。真是雄獅奮起東方,傲視天下。這一切一切都證實了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的實力在日益提高。
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僅是緬懷黨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著眼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托,重塑這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這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巨啊!青少年朋友們,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主人,我們是否感覺到建設祖國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有什么時間去猶豫,去浪費?我們是成長中的一代,我們是改革中的一代,我們是開創未來的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年一代的創造和奮斗!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黨,奉獻給我們親愛的母親!
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三)
仿佛浴著晨曦在青青荷葉上晶瑩透亮的一滴露珠,銀幕上朝我們走來的這個新人,質樸、清新并輝映著我們變革時代的亮色。她就是《月圓今宵》中辭去機關工作、主動應聘到一個街道社區擔任居委會主任的女大學生凌宇。作為年輕女導演的陳力,努力尋覓一種“主旋律”與個性化敘事的對接,運用“輕喜劇”明快而莊諧并備的藝術筆觸,采取“微塵見大千”的巧思,將鏡頭對準了都市平民百姓的社區生活,著力刻畫凌宇如何面對社區日常、瑣細而紛至沓來的諸多矛盾,如何自覺地迎接新生活的挑戰并實現自我人生的價值。隨著劇情一層層展開,陳力舉重若輕、如潤物無聲的春雨那般生動、鮮活地實現了一次平民化詩意的書寫。
凌宇的性格嫻靜、內秀,獨有一種外柔內剛的“韌性”;同時又充沛著一種當代大學生的朝氣與活力。影片既呈現了她在公眾空間踏實、敬業、銳意進取的側面,又娓娓動人地揭示了她作為大齡姑娘個人“隱私化”的情感、婚戀側面,顯得立體、多面且血肉豐盈。她顯然不同于老一輩如劉娘、孔姨那種婆婆媽媽式地捧著愛心作奉獻的居委會干部,無論工作或待人處世,她具有清醒的價值判斷和現代開拓意識,因之難免與劉娘等發生磕磕碰碰。起初,老主任劉娘將她作為自己的接班人,歡歡喜喜將居委會辦公室的鑰匙和公章移交給了她,不料在面對社區的大事小事上卻時不時意見相左。有一回,由于劉娘等執行“治安巡邏”夜入本社區一戶老外的民宅,原是出于關注美國人麥克太太懷了孕的一片好意,豈知麥克卻因此提出了所謂“侵犯隱私權”的抗議。事涉東、西方文化觀念的差異,凌宇向麥克道了歉,還要求大家今后巡邏不得離老外住宅太近或擅自進入宅內。劉娘出于習以為常的“老慣例”和老人的固執,勃然動怒發火,甚至從凌宇手里收回了辦公室的鑰匙和公章。后來,麥克太太深夜難產,又恰恰正是由于劉娘吸取了凌宇的意見,將例行巡邏隊從“公開”轉成“地下”,一直暗中觀察著老外孕婦的動靜,這才及時發現該孕婦難產,將她緊急送往醫院乃得以順利分娩;當新生嬰兒落地發出第一聲啼哭之時,劉娘卻因積勞過度導致心臟病突發而猝死,她是用自己獨特的奉獻愛心的方式,走完了她那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作為全劇藝術敘事的主干,凌宇和劉娘之間兩代人之間的關系及其演進,事實上充盈著樸素的平民生活的詩意,顯示了雙向互動、相當多義的人性內蘊和喜劇情趣。人們看到,劉娘正是看中了凌宇是個有文化的年輕人,才盡心竭力地抬著她、幫著她,一心要培養她成為撐住居委會工作、與老百姓心貼心的社區當家人;凌宇也正是這樣做的,她在用現代意識將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到新的文明層次的同時,卻也因受到劉娘真誠奉獻愛心的言傳身教的感召,從而使自己的生命變得更為充實,并實現了某種新的價值。這里,還應當提到奚美娟的表演,她從自己的生命體驗出發,用內斂而純美的藝術體現,真實而準確地塑造了“這一個”新人的形象。
說到凌宇個人的情感空間,她曾在網絡上結識了文質彬彬的羅醫生,在一次約會時,恰巧遇到楊樸等一幫粗獷而江湖氣十足的哥們兒來向他們敬酒、灌酒,羅醫生不明底細,竟被“嚇”得不辭而去。凌宇回家,因愛的失落,傷心地飲泣,惟有她的老父親陪在床側默默相慰。經過生活的喜劇式的諸般折騰,凌、羅之間其后乃冰釋誤會,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正是:月有青輝人有情。但是,結局的“句號”似乎畫得過于浪漫、過于圓滿了,讓凌宇最后在大庭廣眾之下,竟然揮動起指揮棒,指揮一個龐大的交響樂隊和由社區群眾組成的大合唱團,顯然,這就觸犯了“理想化”而喪失了生活真實性的大忌,在藝術上留下了令人遺憾的一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七一建黨節散文抒懷 大學生歌頌七一建黨節散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致敬最閃亮的星七一勛章頒授儀式直播觀后感范文三篇 下一篇: 2021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主持詞(精選3篇)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