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 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范文
在參觀完展覽館后有哪些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挑選的幾篇關于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的優秀范文,感興趣的快來和小編一起學習吧!希望小編的整理能夠對你有幫助!
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一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前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
沉穩端莊的“工”字形建筑、挺拔向上的白色柱廊,與之交相輝映的“旗幟”“信仰”“偉業”“攻堅”“追夢”五大主題雕塑……無不震撼人心。
走進展館序廳,一幅壯麗雄渾的巨大壁畫令人心潮澎湃,畫中既有祖國遼闊的大好河山,又有氣勢宏偉的烽火臺、長城,暖紅色映照著旭日東升……
跟隨講解員的引導,我們參觀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正在舉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整個展覽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線,精心設計了“建立中國共產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4個部分。通過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濃墨重彩地反映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記者在展館內看到,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手稿、一大會址復原場景、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展板、遵義會議復原景觀、黨的七大投票箱、開國大典影像、抗美援朝戰爭中使用過的武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提綱、創辦經濟特區圖片、脫貧攻堅數據圖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模型……珍貴的文物實物、翔實的檔案資料、生動的圖片視頻、逼真的復原景觀吸引著參觀者們駐足凝視、重溫歷史。
在“兩彈一星”精神展區,“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字樣格外醒目。仰望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人物照片,細細閱覽陳列在展示柜中的獎章、喜報等實物原件。腦海中又浮現出“兩彈一星”開拓者們在青海的戈壁草原上,風餐露宿、日夜奮戰、刻苦鉆研、艱苦探索,以驚人的革命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成功研制出我國的原子彈、氫彈,譜寫出共和國歷史上一段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
整個展覽猶如一部立體的黨史書,記錄著一個百年大黨砥礪奮進的崢嶸歲月,也奏響了一個古老民族邁向復興的鏗鏘足音。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正如展館的結束語所說,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我們將從黨史中汲取不竭力量,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昂首奮進嶄新征程!
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二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前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并帶領黨員領導同志重溫入黨誓詞。習總書記強調,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銘記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百年黨史,波瀾壯闊,蘊含著磅礴力量和無窮智慧。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要深讀深悟黨史這本“教科書”,傳承發揚黨的寶貴經驗,自覺增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歷史擔當,以昂揚姿態砥礪奮進新征程。
深學細悟百年黨史,汲取豐厚歷史滋養。“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學習黨的歷史,是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孜孜以求救國救民、無畏挑戰轉危為機,在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中,積累了大量關于治國理政、修身養德、生存發展的思想、經驗和智慧,并有著豐富的事例可供后人參考。因此,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并為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挑戰提供豐厚的歷史滋養。我們要樹立正確黨史觀,注重從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中鼓舞斗志、明確方向,運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要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懂得黨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貴,理解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與此同時,還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真正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
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三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6月21日上午,財政部黨組成員、在京部內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前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集體重溫入黨誓詞。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部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劉昆參加活動。
新落成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座落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與古都北京壯美的中軸線遙相呼應,整個展館雍容大氣、氣勢磅礴、獨具一格。主題展覽共分為四大部分,通過2600余幅圖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全體同志依次參觀了“建立中國共產黨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 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展覽內容。透過珍貴的文物實物、翔實的檔案資料、生動的圖片視頻、逼真的復原景觀,大家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大家一致表示,要從黨的奮斗歷程中感悟思想偉力,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精神滋養和奮進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砥礪奮進的決心勇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劉昆同志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有關部署和安排,把慶祝建黨100周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安排落實,確保慶祝活動圓滿成功、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要學好用好黨的創新理論,賡續紅色血脈,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傳承財政優良作風,更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職能職責,全面做好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奮力開創財政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展覽館三層大廳,劉昆帶領黨員同志,面向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用鏗鏘有力的誓言表達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決心。
部領導余蔚平、鄒加怡、許宏才、楊國中、歐文漢參加活動。
以上就是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范文三篇,想要了解更多的范文內容,盡請關注本網站,小編將為您更新更多的優秀范文喲!
【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 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年黨員談心談話記錄2021年最新一對一(精選2篇) 下一篇: 小學生教師節廣播稿 小學生教師節廣播稿500字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