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心得體會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全書以王小波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因素。下面是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1
最近在看王小波寫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開篇第一章講了一只與眾不同的豬,這只豬不服管教,特立獨行,不只是在“衣食住行”上,甚至連“戀愛”都不受主人控制,非要搞一搞特立獨行的派頭兒,時不時還要拿出非人類特有的野蠻款兒,全然一副魏晉名士的真風流。
當然作者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只豬,而我的感悟則是這只豬引發我的另一些思考,我想了很久,這只特立獨行的豬,再怎么瀟灑獨行,它卻還是一只豬,終究也逃脫不了豬的命運,和去改善本類的生活,更不能跨越種族的界限而向人類一樣躍到生物鏈的頂端,豬始終是豬,就像人始終都會是人一樣,當然這是從物種上來說。
經常會聽見“你就是一只豬”、“你像豬一樣蠢笨”、“你的家怎么跟豬圈一樣臟”等等的話,自古至今,人類對豬也是頗有爭議,眾說風云,有贊美的,也有貶低的,比如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豬,饑不擇食,臥不擇埠,目不觀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一切動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又說:「南豬味厚,其毒尤甚。」前面說豬的生活習性和狀態很不好,接下又說豬肉有毒,對于毒的理解可能古人和今人是不太一樣的,想想也是,生活習慣一點都不健康和綠色清爽,它的肉想必也確實是有“毒”的。這一點伊斯蘭教徒做到了知行合一,他們認為:豬貌丑,性貪婪,愚笨,而且豬喜污穢,生活區域也是臟亂不堪,餓急了,還食子,一根筋,總之云云。就連《西游記》里把豬人性化的同時,也把他貪婪、懶惰等等習性表現出來,雖然有些可愛,但在讀豬八戒這個人物的時候還總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行進時,然十二生肖中,看似不咋地的豬也上了排行榜,雖然是最后一名吧,但也總算是擠進去了,不過這也要看怎么說,就像六十四卦一樣,最后一卦是“未濟”,表示“還沒有”“物不可窮”的道理,這樣一說,反而覺得真正的智慧在這一卦上尤為上顯,對應著十二生肖中的豬,過完了豬年就是新的一輪了。
而在十二生肖中,豬的性格又有了新的寓意和贊美:勤勞質樸、不好爭論、為人勇敢、待人誠實,為人不愛考究深度,追求物質,通常吉星高照等等。這大凡也是贊美屬豬的人,尤其是一根筋在十二生肖中被看成:其性耿直無彎曲,能向直中取,不可取中求。哈哈,突然感覺到看問題的角度是如此的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思想與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的見解,如果能想到這一層面,也就沒有那么多的爭吵了,人與人之間相處更多了一份包容與理解。
總而言之吧,我們不光要辯證的去看一個人,更要辯證的去看一只豬,不說別的,就為自古以來,“豬族”為我們人來奉獻了多少肉體,一代代赴湯蹈火,成就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時至今天的我們,一邊享受著豬肉的美饌,一邊抨擊著豬的習性,也確實有點不人道,當然了也只是說說。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2
當我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些猶豫,說實話這本書的名字并不能吸引我,我在看到它的名字時就開始想象是不是里面在描寫一些關于豬的荒誕事跡進而來諷刺一些社會現象,或者它真的只是在寫一頭豬。當時的我又剛剛看完《黃金時代》佳作所以處于種種原因小編還是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全書以王小波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豬”是中國散文中非常罕見的表現對象,這個對象的選擇其實也說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因素。在作者看來人和豬一樣,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閑逛,饑則食渴則飲,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無疑,豬所處的這種自然狀態,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樣,是一種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
這部作品確實是通過一只“豬”來表達對于生活的態度,在黃金時代里王小波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受錘的過程。而這只“豬”它無所顧忌,它不同于其它的豬一生下來就被限制好了一生,它是一只自由生活的豬,它不喜歡豬圈,喜歡到處亂逛,喜歡去曬太陽,喜歡模仿各種聲響,喜歡漂亮好看的母豬。在看的時候不免的就會想到身邊的一些人,他們自由隨性,他們總是說:“你不喜歡何必還要做呢,人生來長大不就是為了自己的自由嗎?”小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小編對他們的這種追求絕對自由的生活態度保持中立看法,但如果讓小編和他們一樣小編是做不到的,沒有那份勇氣。
王小波在這本書里寫的這段話讓我看完后思索了很久:“生活方式像一個漫長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宮。任何一種負面的生活方式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細節,使它變得很有趣。人就在這種趣味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這種生活需要改變。”我們在剛出社會時,大部分人都會有的一個想法就是我要改變我的生活我要讓它變得更好,那個時候的我們滿腔熱血,可生活啊,時間啊帶給人的改變真的是巨大的,我們過著不如自己所愿的人生時一些小的細節會讓我們幸福感爆棚,我們抓住這些小幸福對自己說:“其實這樣也不錯啊,難道不是嗎?一直試圖努力改變真的挺累的,不如不要再改變了吧。”
我無法評判自由的生活和循規蹈矩的生活的好壞,自由隨性的生活有著很多不確定性,而循規蹈矩的走著每一步雖然無聊但你一抬頭就會知道你的終點在那里,它不會變,你也不會出什么差錯。所以小編我也說不出這兩種生活方式到底哪個好哪個壞,小編想了想還是要開心生活吧,不管你是哪種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要開心啊。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3
豬的世界影射著人的世界,有什么樣的人的世界,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豬的世界:“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設置動物,也設置自己。”所以,王小波用那頭豬影射自己,在嘲諷中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無視生活的設置,我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這只特別的豬并不安于它作為豬的本分,反而像貓一樣到處亂逛,甚至學會了汽笛聲,因此它惹來了麻煩。然而就是這次“麻煩”,我無比敬佩這只神奇的豬。它表現地很鎮定,在槍火聲中瀟灑地跑了,不但是不聽從人的安排,還是無所畏懼。
讀完文章,真的不禁佩服這只豬,作為人類的我們很多時候竟比不上這只豬,這只豬并不生活于“設置”之下,瀟灑地過著快活的生活。然而我們,卻常常生活在別人的安排之下,束縛著自己,沒有勇氣掙脫種種“設置”。作者在文中說,人也好,動物也罷,都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是的,一般的人,往往是聽從命運的安排,并沒有舉起勇氣與命運努力抗爭,漸漸地禁錮在這樣或那樣的束縛下。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生活在很多的規則之下,或是某些人給我們的道路作了安排,而這只特立獨行的豬告訴人們,要瀟灑快活地生活,隨心去過生活,就應要有勇氣去掙脫一些不必要的束縛,堅持自己的想法。墨守陳規,安于被“設置”的,最終只是一群平常的豬,或交配或長肉或生崽而已,并不被人們所記住,也沒有被記住的價值。
這只特立獨行的豬一直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它瀟灑、快活,它勇敢追求,不畏他人,在危難時刻仍表現出與其他豬不同的鎮定,然后機智地逃生了。同樣,作為人類的我們,假如一直是生活在他人或命運的安排下,那最終只能是一個平庸的人,絕對是比不上這只驚駭世俗的豬。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感悟的內容,希望能引發大家的思考與共鳴,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上一篇: 致敬袁隆平同志心得體會 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體會 下一篇: 《龍族》讀書心得個人感慨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