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jié)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xí)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nèi)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下面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的內(nèi)容,快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1
韶關(guān)礦山公園綠草茵茵、依山而建,是人們休閑、登山的好地方。重陽節(jié)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媽媽帶著我一起去礦山公園爬芙蓉山。
下午四點多,我們來到了礦山公園,只見公園門前的公路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轎車、摩托車。公園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極了。草坪上、石凳上到處坐滿了人。有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還有活潑可愛的小孩子。有的手拉著手在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談笑風(fēng)生,還有的躺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聽著音樂……
我和媽媽沿著石階慢慢地走著,忽然聽見有人遠(yuǎn)遠(yuǎn)地叫著我的.名字:"暉暉!暉暉!"我抬頭一看,哎呦,竟然是我最最親愛的表哥。我倆又驚又喜,相互抱在一起,媽媽和舅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們聊了一會,哥哥就和舅媽走了。
告別了哥哥,我和媽媽就開始爬山了。我們有說有笑地往上走,一路上登山的人絡(luò)繹不絕。我們正拾級而上,忽然,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噢,可不是,那不是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嗎?我驚訝地說:"楊老師,你也來爬山呀?""是呀,真巧呦。"媽媽和楊老師又熱烈地聊了起來。過了一會,我們告別楊老師,繼續(xù)我們的爬山之行。我們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芙蓉山的半山腰,我和媽媽都累得氣喘吁吁,腰酸腿軟。
媽媽眨眨眼睛,故意逗我說:"兒子,我們還要往上爬嗎?"我抹了一把汗,斬釘截鐵地說:"一定要!我們不能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媽媽說:"好!我們一定要爬到山頂!"我嘴里喊著:"GO!GO!GO!"于是,我們吃力地往上爬,越到山頂,道路就越陡,正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山路兩旁長著一些郁郁蔥蔥的松樹,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許多高高的蘆葦。大約走了半個小時,我們終于爬上了芙蓉山頂,看到了山頂?shù)臍庀笳?。站在山頂上,整個韶城盡收眼底,我的腦海里不由得浮現(xiàn)出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句:"會當(dāng)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啊!山上的景色多美呀!我看到了美麗的夕陽。
遠(yuǎn)處山上有的樹葉變得金黃金黃,有的變得火紅火紅了,它們把青翠的群山點染得色彩斑斕,非常美麗??粗@美麗的風(fēng)景,我們之前爬山的勞累和汗水都一掃而空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下山的時候,突然"咚"的一聲,一個松果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我的頭上,我痛得"哎呦"一聲叫了起來,我有的生氣地把它撿了起來,想丟了它。媽媽說:"別丟,把它帶回家去做個紀(jì)念品吧。"我轉(zhuǎn)怒為喜,高興地說:"好的。"我拿著這個意外的收獲——一顆大松果,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重陽節(jié)啊!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2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y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yǎng)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guān)”。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只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后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fēng)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后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yǎng);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yīng)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愿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xué)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yōu)閭鹘y(tǒng),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3
隨著候鳥的遠(yuǎn)走高飛,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金菊爭艷,秋高氣爽,金秋時節(jié)讓人心曠神怡。此時,九九重陽節(jié)帶著所有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重陽節(jié)前夕,我和媽媽去了外婆家,想讓她享享清福,一起來度過這個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
“快,放面!”我和媽媽在廚房里不亦樂乎,這不,我們正在做第一道菜——長壽面。我拿了一個雞蛋,輕沿著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都流到鍋里了。我又加入青菜,輕堆點肉末,撒點小蔥。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上菜嘍”外婆臉上的皺紋剎那間沒了,而外公也笑的合不攏嘴。“外公外婆,這碗長壽面可是我親手給你們做的,你們可要全部吃光光哦!”我調(diào)皮的說道。“好好好,只要是我外孫女做的我們都把它吃完。”不一會兒,媽媽便上了一盤松軟可口的獨具特色的重陽糕。這可把外公外婆樂的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我們還上了大閘蟹、西紅柿雞蛋湯……現(xiàn)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了。因為還剩下一道重頭菜——“壽比南山”!
我和媽媽先將準(zhǔn)備好的葡萄、蘋果、哈密瓜、橘子洗凈、去皮,就開始做了。我先將哈密瓜分成四份,每一份我都將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樣。然后我再分別刻上‘壽’、‘比’、‘南’、‘山’四個字,放在盤子的東南西北四個角,我再將橘子和葡萄分別加工了一下,它們倆一組合就成了一朵盛開的“花”。媽媽把蘋果切成薄薄的以小片,把它切成愛心形,讓它與“花”一起來當(dāng)點綴。哇!我和媽媽做的水果拼盤還真不錯!我立即把它獻(xiàn)給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條皺紋上都蕩漾著歡樂,笑得開心極了,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和媽媽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外公外婆,這叫‘壽比南山’,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天天開心!”“好,好,每道菜都好。不錯不錯,你們的孝心我們都知道!”……
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不但要在重陽節(jié)上多幫助老人,給老人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實我們要時時刻刻關(guān)注老人,從點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讓我們?nèi)リP(guān)心身邊的每一個老人吧!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nèi)容盡在“查字典網(wǎng)”主站范文!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優(yōu)秀征文】相關(guān)推薦文章:
重陽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500字 重陽節(jié)作文500字作文
重陽節(jié)祝福短信簡短 重陽節(jié)的祝福簡短語句
重陽節(jié)作文500字左右 重陽節(jié)作文500字左右初中
上一篇: 電信詐騙班會心得體會800字 下一篇: 2021團(tuán)隊合作的重要性心得體會范文
分類導(dǎo)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xué)古詩
- 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fēng)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jié)日古詩
- 春節(jié)古詩
- 元宵節(jié)古詩
- 清明節(jié)古詩
- 端午節(jié)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jié)古詩
- 重陽節(jié)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xiāng)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
- 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jīng)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jīng)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了凡四訓(xùn)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jīng)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xùn)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zhàn)奇略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jīng)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jīng)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jīng)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
- 水經(jīng)注
- 農(nóng)桑輯要
- 文昌孝經(jīng)
- 六祖壇經(jīng)
- 地藏經(jīng)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guī)
- 增廣賢文
- 幼學(xué)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jīng)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xù)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xí)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 難經(jīng)
- 千金方
- 奇經(jīng)八脈考
- 瀕湖脈學(xué)
- 棋經(jīng)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jīng)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jīng)
- 朱子家訓(xùn)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a>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xù)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jīng)
- 心經(jīng)
- 法華經(jīng)
- 華嚴(yán)經(jīng)
- 楞伽經(jīng)
- 無量壽經(jīng)
- 圓覺經(jīng)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jīng)
- 黃庭經(jīng)
- 文子
- 太玄經(jīng)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