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紀律講規矩個人發言材料 黨員干部遵章守紀專題黨課講稿材料
作為部隊軍人,我們應該認清形勢,與時俱進、堅持學以致用,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加強職責心,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增強自律意識,爭做合格軍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黨員干部遵章守紀專題黨課講稿材料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黨員干部遵章守紀專題黨課講稿材料
同志們:
根據黨委工作安排,今天由我為大家授課,我授課的題目是《黨員干部要做遵章守紀的模范》。
我們常講: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用這句話來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規范和準則,以統一行動、整齊步伐,從而匯聚起力量實現目標。今年我們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的重大時刻,對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強化紀律觀念,嚴格紀律約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迫切需要我們以上率下、模范帶頭,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感召群眾,帶動群眾。
今天的黨課主要講2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清醒認識當前黨員、干部在維護紀律中的地位作用和存在差距;第二個問題,黨員干部要強化紀律觀念,爭當遵章守紀的模范。
第一個問題,黨員干部在維護紀律中的地位作用和存在差距
“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何人?”這句話出自《論語》,孔子回答弟子子路問政。意思是說:如果端正了自身,對于從政來說還有什么呢?不能端正自身,怎么端正別人呢?黨員、干部是單位的一面旗幟,你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全體干部群眾具有很強的示范引導作用。能否帶頭模范遵守紀律,是單位能否做到紀律嚴明的關鍵。“政者正也,予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歷史和現實都表明,黨員、干部帶頭遵守紀律,單位就齊勇若一、面貌嚴整;反之,就會紀律松馳,人心渙散。現在很多制度落實難、難落實,基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一些黨員干部講得好、做的差。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過“群眾對干部總是聽其言、觀其行,主官不以身律則,就帶不出好“兵”,領導干部不做出樣子,就帶不出單位的好風氣”這是非常中肯的。機關黨員干部既是黨委領導的參謀助手,也是落實黨委決策部署,指導抓建基層的“操盤手”,自身作風紀律如何,直接反映出黨委機關紀律作風建設水平。如果不能在遵章守紀上當模范作表率,不僅影響黨委機關的良好形象,更損害了單位建設大局。因此,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大力加強機關作風紀律建設作為單位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在去年大項任務交織集中、齊頭并進的情況下,依然在11月份集中一周的時間開展作風紀律整頓,著眼點就是強化紀律觀念嚴上嚴下。那我機關黨員干部在嚴守紀律上還有那些差距呢?我感到,主要有三點:
一是思想政治上的自由主義現象。毛澤東同志在1937年9月7日寫了一篇《反對自由主義》的文章,詳細列舉了自由主義的11種表現,剖析了自由主義的危害、來源,并號召全黨用馬克思主義的積極精神,克服消極自由主義。這篇閃爍著馬克思主義光芒的哲理文獻至今依然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其中提到的11中表現,在我們黨員干部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具體表現在:有的同志不愿意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不注意打掃思想上的灰塵,認為這次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老一套、走過場。”甚至對安排的學習計劃說三道四、應付了事;有的同志樂于用手機翻看一些格調不高的灰色段子,對社會或網上流傳的一些小道消息、過激言論等津津樂道,甚至不分場合地議論、傳播,忘記了自己黨員、干部的政治身份,把自已混同于一般群眾;有的貫徹上級指示命令不堅決,執行黨委決策不認真,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還有的對基層同志態度不端正,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對基層反映的困難問題能推就推、能擋就擋。
二是組織管理中的個人主義現象。對機關黨員干部來講,個人主義反映到權利運用上,突出表現為用權不公、以權謀私,感情高于原則,關系代替政策,甚至出現關系不好不辦事,關系好了亂辦事。反映到職務晉升上,突出表現為“盯著干、等著干、比著干”。“盯著干”就是盯著位置干,職務有盼頭工作有勁頭,反之,職務到了頭,就覺得再干也沒奔頭,得不到位置,就埋怨黨委不公;“等著干”就是消極等調職,熬年頭、混日子,安心不盡心,在職不盡責;“比著干”就是在職務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個人主義反映到利益關系上,突出表現在過分計較個人得失,有利的事加緊快干,無利的事推諉不干,聽了表揚洋洋得意,受了批評亂喊亂叫,甚至在一些原則問題上與組織討價還價,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個人主義反映到組織生活上,就是奉行“老好人主義”,面對違規違紀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對歪風邪氣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對上級曲意迎合,對同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團和氣,對下級有心“栽花”,無心“栽刺”,甚至出了問題還包著、護著。這些個人主義現象,其本質上就是把個人利益、小團體的利益凌駕于連隊利益至上,從而導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果任期發展,終究是害人、害己、害連隊。
三是落實政策制度上的實用主義現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劉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意思是宮廷中和朝廷上都是一個整體,對官員善惡的表揚和處罰,不能用兩套標準。古人尚且如此,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是不是應該做得更好呢?機關的工作講制度、講程序、講法規,每一項工作都有明確的制度規定,許多事務上下關注也很敏感,容不得半點馬虎,要求我們機關黨員干部做到“嚴、準、快、細、實、精”,但我們有的同志在成文辦事、執行法規制度時,埋伏筆、鉆空子,對個人、對本部門有利的就積極主動、盡心盡責,認為不利的就講困難,提條件。這種實主義傾向有時以“維護部門利益”的面貌出現,自認為是對部門好,但實質上還是為自己好,是對黨委、對工作極端不負責的表現,人為地在機關部門之間樹了飯樊籬、劃了隔離帶,必須堅決反對。
上述在紀律建設上的種種不良現象,雖然只表現在個別黨員干部身上,但若不及時清除,危害很大。
第二個問題,黨員干部要強化紀律觀念,爭當遵章守紀的模范
大事之年必須抓大事、政治之年更要講政治。堅強的黨性觀念,嚴格的組織紀律,不是抽象的理論問題,更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號,而要在日常政治生活中養成,在工作實踐中培養。當前,全黨全國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努力爭創佳績喜迎建黨100周年。這些,都對紀律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我們黨員干部,迫切需要我們始終以清醒的頭腦、強烈的憂患,務實的舉措和更高的標準,以上率下當好遵章守紀的模范。
第一,作遵章守紀模范,必須摒棄自由主義思想。我們黨歷來反對自由主義,因為“它(自由主義)是一種腐蝕劑,使團結渙散,關系松懈,工作消極,意見分歧。它使革命隊伍失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政策不能貫徹到底,黨的組織和黨群眾發生隔離。”(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無論是堅定政治信仰還是遵守和維護黨的政治紀律,都要求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自由主義,克服自由主義。一方面需要用好思想斗爭的武器,經常對照毛澤東同志列舉的自由主義l1種表現,找一找自己身上的自由主義,處理好個人與組織、個人工作與黨的事業的關系,把自己的榮辱得失、進退去留看淡一些,把黨的事業看重一些,這是一名共產黨員去除自由主義思想根源最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黨讓干的堅決干好,黨不讓辦的堅決不干。這既是本職要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克服自由主義的最直接方法。在這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樹立了榜樣。1935年4月,在紅軍主力北上抗日的同時,黨中央決定陳毅在蘇區堅持斗爭。誰都清楚,在當時嚴酷的斗爭形勢下,留下就意味著要與死神打交道,就意味著犧牲。然而,陳毅同志置生死于不顧、堅決服從黨的安排,勇敢面對敵人的分割、封鎖和殘酷的“清剿”,以“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氣魄,展現了共產黨人大義凜然、英勇無畏的高尚品格。
第二,作遵章守紀模范,必須對法規制度常懷敬畏。《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早朝上問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樂”?有的說建功封侯最快樂,有的講有權有錢最快樂。這答案都不能讓朱元璋滿意。這時萬鋼出列說“畏法度者最快樂”。朱元璋聽后連連點頭稱是。人,確實是需要有一點畏法之心的。特別是黨員干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群眾。剛才我就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道理雖然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難。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在權力面前迷失自我,不自覺的把自己余基層群眾割裂開來,認為自己是領導干部,基層做的事情自己不用做,要求他們做好就行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在與大家談心時,他們講“最討厭有的黨員干部‘人格分裂癥’,說的做的不一樣,對人對已不一樣”。嚴己方可嚴人,律己方可律人。我建議大家常懷敬畏之心,常念違紀之害,常響紀律之鐘,凡事都從自己做起,要求基層群眾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對你產生敬重感、信賴感和親切感。這也是任何行政命令都無法比擬的感召力、執行力。
第三,作遵章守紀模范,就要敢于較真碰硬、激濁揚清。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既要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胸懷,也要有說真話、守實話的勇氣,敢于講原則,敢于發現問題,更敢于指出問題。在遼沈戰役中,軍委命令四野先打錦州,促成“關門打狗”的有利戰略態勢。林彪沒有看到毛主席決策的妙處,主張先打長春。作為時任四野政委的羅榮桓元帥,以貫徹軍委命令的堅決性、原則性和團結工作的藝術性,批評并說服猶豫不決的林彪首戰錦州,為全殲東北守軍建立不朽功勛。羅帥去世后,毛主席老人家很長一段時間都悲痛萬分,寢食難安,在《吊羅榮桓同志》這首詩中寫下了“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斥燕每閽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的感人詩句,至今讀來都讓人感慨不已。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看到自己身邊的同事要“摔跟頭、出漏子”了,我們一定要伸出手拉拉袖子,敲敲警鐘,別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友滑進深淵、跳進火坑。在這里送大家三句話共勉:少一點明哲保身,多一點較真碰硬;少一點一團和氣,多一點善意批評;少一點背后議論,多一點直面問題。
第四,作遵章守紀模范,就要端正作風、揚正風氣。風氣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去年黨支部集訓一位同志在交流發言時講的一句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群眾不一定敬我能,但絕對敬我公”。這句話道出了一個道理:“公生明,明生畏”。世界上最能暖人心聚人心的,就是公平正義,它就像陽光一樣,最有光輝。從我個人了解的情況看,基層黨員群眾對機關的要求和期待其實并不高。他們從來沒有希望我們給他們什么實惠、利益,只是希望大家能處事公道一點,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是批評還是表揚,公平合理、不偏不倚。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看似是一個態度問題,實質上是個道德的問題。在我國古代,“正義”、“公平”往往指道德修養。現在辭海中對“公正”的解釋就是“不偏私,正直”。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多講五湖四海,多為大家辦實事、辦公平的事,這樣單位純正的風氣就能茁壯成長起來,才能贏得民心、聚住士氣。
第五,作遵章守紀模范,就要以更加積極務實的舉措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在今年這樣復雜形勢下,心思精力是否聚焦到崗位,是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的關鍵所在。應該看到,浮躁、懈怠、麻痹、粗疏之風在機關和基層還不同程度存在。松懈懈怠、精神不振,永遠是干事創業的大敵。要把眼睛盯在工作上,盯在任務上,盯在落實上,靜下心、沉住氣,心無旁騖干工作,振奮精神謀發展,確保每件事情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實。要認真抓好法規制度和上級指示貫徹落實,規章制度、命令指示,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基本依據和遵循,是防止事故案件的銳利武器。凡是法規規定的、制度明確的、上級命令的,都必須一絲不茍地執行。要不斷強化事業心責任感,始終做到以事業為重,以工作為重,堅持對歷史高度負責,對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對家庭和諧安康高度負責,對個人成長進步高度負責,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實上,真正在單位形成恪盡職守、苦干實干、敬業奉獻的濃厚氛圍。
同志們,今天我主要講以上的幾點內容。總的希望大家在教育中凝聚共識、強化自覺、促進提高,努力走在爭當遵章守紀的模范的路上,為圓滿完成年度各項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而努力奮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員干部遵章守紀專題黨課講稿材料范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黨員干部遵章守紀專題黨課講稿材料范文,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網站。
【守紀律講規矩個人發言材料 黨員干部遵章守紀專題黨課講稿材料 】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黨員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整治活動自查自糾報告范文5篇 下一篇: cctv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心得有感范文6篇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