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讀后感400字左右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感動了無數人的經典名著,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后感1
品讀著曹雪芹的《紅樓夢》,眼前的一切漸漸模糊起來,仿佛來到了大觀園。女兒們果然出手不凡,不是男子,
勝似男子。
我欣賞黛玉的執著和勇氣——不顧一切地愛上寶玉,但面對寶玉、寶釵的姻緣,她毅然地選擇了死亡;
我欽佩王熙鳳的精干和潑辣——獨自一人,支撐著榮國府這棟搖搖欲墜的大廈;
我喜歡寶釵的穩重和平易——矜持端莊、心地善良、知情達理;
我贊嘆探春的精明和聰慧——在大觀園里小試牛刀,便有了興利革弊之效;
……
我也欣賞紅樓夢里的詩詞。
黛玉的“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纏綿悲凄,風流別致。
寶釵的“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含蓄渾厚,透出一種力的追求。
探春的“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膚易消魂”,“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黯然銷魂,扣人心弦。
在此中,黛玉和寶玉的故事更令我心動。
只因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寶玉那幾滴瓊漿,化成他們今世的姻緣之橋,演繹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他們如山護水
、如水繞山般纏綿,蔑視著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國的迷夢,到地獄里尋找自己的真愛,他們不愛那南面的金山、
西面的銀山、東面的銅山,卻偏愛那座孤冷的北山,情愿用一生去廝守它的清冷與孤寂。
走在這本讓我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紅樓夢》中,感覺就像走在一座長長的、古老的橋上,讓我感悟至深,思索至深……
《紅樓夢》讀后感2
這幾天,我不禁又拿起《紅樓夢》,再一次地細細品味起來,和電視一結合,還真有一種讓我欲罷不能的感受。每每讀到佳句,歡喜的緊,讀到傷心處,淚眼連連。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為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么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沼辛艘活w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戶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后,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里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為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紅樓夢》讀后感3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和主張。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放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情節結構在以往傳統小說的基礎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它以改變了以往如西游記等一類長篇小說情節和人物單線發展的特點,創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眾多人物活動于同一空間和時間,并且情節的推移也具有整體性,表現出作者卓越的藝術才思。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更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象的語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讀者僅僅憑借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人物。
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小說里的詩詞曲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為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為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切合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屹立于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上面就是紅樓夢讀后感范文三篇了,想要了解更多內容,關注本網站。
【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讀后感400字左右】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愛的教育讀后感 愛的教育讀后感100字左右 下一篇: 關于描寫郁金香的作文400字左右
分類導航
- 唐詩三百首
- 古詩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元曲精選
- 古詩十九首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 寫景的古詩
- 詠物詩
- 描寫春天的古詩
- 描寫夏天的古詩
- 描寫秋天的古詩
- 描寫冬天的古詩
- 描寫雨的古詩
- 描寫雪的古詩
- 描寫風的古詩
- 描寫花的古詩
- 描寫梅花的古詩
- 描寫荷花的古詩
- 描寫柳樹的古詩
- 描寫月亮的古詩
- 描寫山的古詩
- 描寫水的古詩
- 描寫長江的古詩
- 描寫黃河的古詩
- 描寫兒童的古詩
- 山水詩
- 田園詩
- 邊塞詩
- 含有地名的古詩
- 節日古詩
- 春節古詩
- 元宵節古詩
- 清明節古詩
- 端午節古詩
- 七夕古詩
- 中秋節古詩
- 重陽節古詩
- 古代抒情詩
- 傷懷的古詩
- 詠史懷古詩
- 愛國古詩
- 送別詩
- 離別詩
- 思鄉詩
- 思念的詩
- 愛情古詩
- 勵志古詩
- 哲理詩
- 閨怨詩
- 贊美老師的古詩
- 贊美母親的古詩
- 關于友情的古詩
- 關于戰爭的古詩
- 憂國憂民的古詩
- 婉約詩詞
- 豪放詩詞
- 人生必背古詩
- 論語
- 詩經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史記
- 周易
- 山海經
- 資治通鑒
- 黃帝內經
- 了凡四訓
- 夢溪筆談
- 千字文
- 世說新語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韓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繚子
- 吳子
- 傷寒論
- 天工開物
- 素書
- 漢書
- 文心雕龍
- 呂氏春秋
- 孝經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
- 孫臏兵法
- 搜神記
- 笑林廣記
- 楚辭
- 樂府詩集
- 論衡
- 百戰奇略
- 戰國策
- 三國志注
- 將苑
- 六韜三略
- 反經
- 公孫龍子
- 司馬法
- 逸周書
- 黃帝四經
- 清官貪官傳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貞觀政要
- 金剛經
- 佛說四十二章經
- 水經注
- 農桑輯要
- 文昌孝經
- 六祖壇經
- 地藏經
- 徐霞客游記
- 弟子規
- 增廣賢文
- 幼學瓊林
- 冰鑒
- 容齋隨筆
- 智囊
- 圍爐夜話
- 商君書
- 魏書
- 周書
- 三字經
- 子夏易傳
- 笠翁對韻
- 公羊傳
- 爾雅
- 三國志
- 后漢書
- 明史
- 晉書
- 宋史
- 新唐書
- 舊唐書
- 隋書
- 元史
- 宋書
- 北齊書
- 新五代史
- 陳書
- 金史
- 南齊書
- 梁書
- 舊五代史
- 遼史
- 北史
- 南史
- 續資治通鑒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記
- 高士傳
- 大唐西域記
- 傳習錄
- 小窗幽記
- 國語
- 說苑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千金方
- 奇經八脈考
- 瀕湖脈學
- 棋經十三篇
- 古畫品錄
- 茶經
- 百家姓
- 智囊(選錄)
- 羅織經
- 朱子家訓
- 陶庵夢憶
- 紅樓夢
- 三國演義
- 聊齋志異
- 西游記
- 水滸傳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義
- 太平廣記
- 警世通言
- 鏡花緣
- 醒世恒言
- 剪燈新話
- 隋唐演義
- 初刻拍案驚奇
- 老殘游記
- 博物志
- 孽?;?/a>
- 三俠五義
- 穆天子傳
- 二刻拍案驚奇
- 喻世明言
- 說唐全傳
- 老殘游記續集
- 三刻拍案驚奇
- 四十二章經
- 心經
- 法華經
- 華嚴經
- 楞伽經
- 無量壽經
- 圓覺經
- 易傳
- 抱樸子
- 陰符經
- 黃庭經
- 文子
- 太玄經
- 悟真篇
- 聲律啟蒙
- 隨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