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對聯故事
2,駢偶階段
3,律偶階段
所謂經典對聯故事,就是經受得時間的考驗,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贊賞,具有流傳度極廣名氣大的特點。
1.通用聯春聯,例如;堂繞紫氣臻福祿,庭盈春光添壽禧
2.專用聯茶聯、壽聯,婚聯,喜聯,挽聯,行業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
3.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 。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
4.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如:一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
5.挽聯: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
6.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7.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8.行業聯:不同行業貼于大門或店內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發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發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聯:道出志向之用。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1.短聯(十字以內)
2.中聯(百字以內)
3.長聯(百字以上)等。
1.對偶聯: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回文對、頂針對。
2.修辭聯:比喻、夸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
3.技巧聯: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
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
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
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
4.創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作出來的對聯。
1:李某延師課子,允諾逢七夕請先生,一連數載,李某均不踐約,又一年七夕,三餐依舊是粗茶淡飯,先生傳學生作對曰:
客舍凄涼,恰似今宵七夕。
學生不能對,問其父,父代對道: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約,先生再傳學生作對:
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
李某見了,代其子對曰:
黃花如有約,重陽以后待何遲。
到了重陽,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傳學生作對:
漢三杰:張良韓信狄仁杰。
李某聽了大笑道:先生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漢尚記得滾瓜爛熟,為何一頓飯卻如此健忘?李某頓時語塞,赫然而退。
2:有一財主,父子花錢各捐了個進士,心中十分得意,于是在門口貼了一副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不料第二天就為村人改為: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3:從前,有個姓李的財主,他魚肉百姓,無惡不作,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過年,家家戶戶忙著貼對聯。李家更不用說了。李財主寫了一副對聯叫人貼在大門的兩旁,對聯是:
父成龍,子成龍,代代全成龍;
父發財,子發財,輩輩都發財。
同村一位窮秀才看了對聯,沉思了一會便離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財主的門前圍滿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他們有說有笑,議論紛紛,大家都稱贊道:改得好,改得好!
門外吵嚷聲驚動了李財主,他以為人們在稱贊他的對聯,忙打開大門,一看門上的對聯,立時氣得昏倒在門前的臺階上。
原來,李財主門上的對聯,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聾,子成聾,代代全成聾;
父潑財,子潑財。輩輩都潑財。
為了這副對聯,李財主整整病了一個多月,人們無不拍手稱快。
4:有一老太監在冬天看見紀曉嵐穿著皮衣,手執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說:
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
紀曉嵐聽老太監南方口音,對到:
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5:【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
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
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于上下聯各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富豪氣得目瞪口呆。
此事傳到相爺的耳朵里,他命家人去叫他來當面一試,解縉與相府家人來到相府門前,見正門關著,就止步不前,對家人說:迎客有迎客之禮,為何不開正門?家人無奈,只得又去,稟告相爺。相爺想了想,揮筆寫了個上聯,連同筆墨交與家人說:遞與那學生。
解縉接過一看,見是一副對子的上聯: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縉即刻接寫了下聯:
大鵬展翅恨天低。
相爺見對只好大開正門。小解縉進了門,相爺把他迎入客廳,分賓主坐下后,相爺從桌上拿起一本書晃晃說:老夫聽說你有萬卷之書,書藏哪里?小解縉指指肚皮說:在這里。相爺又問:既然如此,那我出聯你能對嗎?小解縉眨眨眼睛說:何止能對!相爺看看這穿綠衣衫雙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氣竟這么大,不覺有些好笑,便出聯道:
井底蛤蟆青間綠,美目盼兮。
小解縉聽了,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身穿紅袍的相爺,便接著對道:
湯中對蝦白映紅,鞠躬如也。
相爺本想譏笑他是個坐井觀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蝦,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卻不好發作,只好改換題目,再難解縉道:
天做棋盤星做子,誰人敢下?
解縉略一思索,便對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相爺見小解縉對答如流,大為吃驚。正找不到好的課題,忽見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鵑圖》,也來不及細想,就信口出了一聯道:
月下子規喉舌冷。
解縉見他行文已亂,故意照式對個下聯說:
花中蝴蝶夢魂香。
誰知相爺只顧后,不顧前,一見別人句子有毛病,馬上挑剔說:試問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來的夢魂香甜?解縉又眨眨眼睛說:然而月下子規,也未必啟口,喉舌之冷,一樣無從說起!相爺一聽,啊喲!我也錯了。便問小解縉:那么依你說又當如何?
解縉說: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豈不是舌冷夢香?相爺欲要叫好,但又反問:你既然早已知道,為何將錯就錯?
解縉笑道說:因為相爺失口在先,解縉之所以將錯就錯,無非是步相爺后塵,照葫蘆畫瓢罷了。
一番話說得相爺心服口服,自知理虧。想想方才小解縉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檢點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慚愧和不安。他深愛解縉之才,等解縉長大,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6:【清朝時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掛有一幅對聯: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的妻子到飛來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邊休息,欣賞這幅對聯。妻子看了一會兒,要求俞樾進行解釋。俞樾把原來的對聯改了兩字,作為回答:
泉自有時冷起;
峰從無處飛來。
妻子嫌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時冷起;
峰從飛處飛來。
俞樾把自己和妻子改動的字作了比較,認為冷、飛二字比有、無準確有神。
過了幾天,俞樾帶著次女秀孫又來到冷泉亭邊。他給秀孫說明上次怎樣給對聯該字一事,秀孫趕緊望著亭子,沉思了好大一會兒,慢慢地說: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俞樾一向才力超人。他明白上聯中的幾字改為禹字,那是指大禹治水,仔細推敲,改得動人。至于那個何字為什么要改成項字,他一下弄不清楚,只好向秀孫追問原因。秀孫爽朗地說:項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這座險峰不是他從別處拔起,怎能飛到這里來呢?秀孫話音剛落,俞樾忙拍手稱好快,連連道好。
7:【明】朝兵部尚書康大和一次挑竹蟶到山里去賣,晚上借宿在一家學館里。因為沒有床鋪,就用學生課桌板并排當床鋪睡下。先生睡在同一間房子里,雖有蚊帳,卻不能入睡。他爬起來,點燈一照,看大和睡在課桌板上,呼呼大睡,沒有一只蚊子干擾,而自己蚊帳里蚊子成群,被叮睡不著。
第二天早上,先生對大和說:我有一個對頭,三年無人對出。不知何時能遇賢人,尋得佳對?大和說:先生不妨道出,或許有人能對。先生故意說:
小犬無知敢入深山尋虎豹。
大和沉思片刻,覺得先生是有意試探,對出有因,便順口對道:
青龍未遇特來淺水戲魚蝦。
先生自覺沒趣,但心里卻暗暗佩服這個麻臉的后生仔,竟有這樣的文才。
大和準備要起行,看昨夜放在天井里的半擔竹蟶,被學館的弟子踢破了不少,連蟶湯都流出來。這時,有幾個穿長衫的鄉紳來到學館,其中一個白胡須的鄉紳說:你賣蟶來這里做什么?另一個鄉紳說:
叫先生對出一個讓他對。能對出,一擔蟶都買;對不出,倒在天井里。大和站著不作聲。鄉紳示意先生出對頭,先生想了好久不開口。大和等急了,就不客氣地說:時間不早了。不然,我出一個對頭,讓你們來對如何?先生示意鄉紳們讓他出,那個白胡須的鄉紳也表示同意,大和就念道:
硬殼竹蟶踢破流湯流鹵。
鄉紳們聽了都冷笑道:肩挑買賣的粗人,出這樣的粗對。請先生對吧!先生抽水煙,吐出一團煙霧。想了好久,對不出來。鄉紳們也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能對出來。大和等急了,就對他們說:既然諸位先生不愿說出對尾,就把竹蟶都買去吧!那個白胡須的鄉紳說:你能自對,我們就服你,這些蟶,請你不必擔心。大和雙手抱拳行禮:請諸位先生多多包涵,我自作自受了!說著,就大聲對道:
長腳螃蟹扒開無淀無膏。
先生和鄉紳們自覺沒趣,只好拿錢買下這擔竹蟶。
8:從前,粵西一爿回春堂藥材店,店老板姓洪,膝下只有一女,洪老板以洪紅諧音,取中藥紅娘子之名,將女兒取名洪娘子。
洪娘子年方二八,并常常和人對聯。一日出了個上聯:
白頭翁。
而一位放牛郎對以:
紅娘子。
洪娘子聽了大吃一驚,一下子臉紅到了耳根。洪娘子接著出一聯:
鼓架架鼓,陳皮難敲半下。
放牛郎對道:
燈籠籠燈,紙殼原以防風。
自此之后洪娘子對放牛郎改變了那種居高臨下的驕態,虛心向放牛郎請教,兩人互相切磋。洪娘子與放牛郎之間的感情與日俱增,兩個小青年相愛的事,不久便被洪老板發現了。于是他決定征聯選婿試試放牛郎的才學。這第一聯是:
冬蟲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一見便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高聲對道:
玉葉銀花一條根。
放牛郎進入了第二關,見那上面掛的是:
煩暑最宜淡竹葉。
放牛郎又微微一笑,答道:
傷寒尤妙小柴胡。
放牛郎信心倍敷,又進入第三關,這一聯寫的是:
金銀花小,香飄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一遲疑,便對了出來: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放牛郎來到了第四關,這上面寫的是:
水蓮花,半枝蓮,金花照水蓮。
放牛郎思索了好半天,即誦出下聯: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過了很久。里面才傳出洪老板冷冷的聲音:進來吧。放牛郎進入廳堂。來到最后一關。只見那墻上掛的是一副四十三字,內嵌十二味中藥名的長聯,不禁愕然驚嘆:啊呀!絕對!絕對!這聯是:
紅娘子身披石榴裙,頭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貫眾,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賓郎。
放牛郎目瞪口呆,汗流浹背,無言一對。他回家后決定苦學幾年再來。
洪娘子于是送放牛郎遠行,她順手在路邊折了株草放在放牛郎手上,放牛郎一看是株相思草,他知道這是洪娘子和他物對表心意,作臨別的最后一次對。他想了一會,忽然上前幾步從路邊采了一朵花,插在洪娘子髻上。洪娘子驚喜地叫了起來:?。『蠚g花。接著道:
放心走吧,此去不論生地熟地,遠志莫怕路千里。
放牛郎灑淚而別:
揮淚去矣,將來但聞藿香木香,桂圓時節早當歸。
放牛郎日夜攻讀,精心應對。冬去春來,轉眼快半年了,四十三字長聯中的十二味藥名,還只能對上六個,他心里甚是著急。這天,他忽然接到洪娘子托人帶來的信件,打開細看,上面這樣寫著,
白頭翁:
憶自金閭相會,只望恩澤長流,竟匆匆別去,憐奴只衾寒,紅淚枯罄,今老父如子龍年高老邁,想君蜜愿應酬矣;望九九歸一,榮旋梓里,一家老少笑開顏。素書遞到,即為裁答。努力自珍、珍重加衣!
紅娘子于端陽后十日
放牛郎知道這是一紙藥謎,洪娘子信中的每一句話都射有藥名,從頭來看是蘇合、澤瀉、王不留行、獨活、血竭、常山、白頭翁、甘遂、百合、當歸、合歡、白芨、旋覆花;最后兩行祝語是防己、防風;日期是半夏。當晚,放牛郎在洪娘子信中找出了六個藥名,湊足了剩下的半聯,擬出了那四十三字的長藥聯。
等他匆匆趕到回春堂藥店,放牛郎不等洪老板催促就高聲道:先生,聽我應對!他的下聯是:
白頭翁手持大戟子,腳跨海馬,與草寇甘遂戰百合,旋復回鄉,上金鑾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車前將軍立賜合歡。
洪老板也無言已對,答應女兒與放牛郎成親。新婚之夜,放牛郎送去客人后,正要進入洞房,卻被丫鬟攔住了:新郎公聽著,我家小姐有話,進洞房前須再對一副對子,若對不出,還請回學習半年。
放牛郎啊呀一聲,嘴里嘟噥著:哦,也要來個三難新郎么?好。上聯是什么?荷香打開手中的紙條念道:
白頭翁牽牛耕熟地。.
放牛郎略一思索答道:
紅娘子相思配賓郎。
這時,洞房門呀的一聲開了露出洪娘子的一張笑臉。放牛郎迫不及待地跨進門去。
9:某人平日揮霍無度,過年時缺柴少米,在門上貼副對聯:
行節儉事。
過淡泊年。
鄰居在上下聯各添一字:
早行節儉事。
不過淡泊年。
觀者為之捧腹。
10:【清】代文學家李調元,才思敏捷,以善對而聞名。曾任廣東學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經過的路上以三塊石頭壘成一座石橋。李坐轎路經此地,石橋被轎夫踢倒,牧童責問轎夫,雙方爭吵不休。李調元下轎調解,牧童說:你既是李大人,聽說善于作對,小子出個上聯請你對吧?李調元欣然答應,牧童念道:.
踢破磊橋三塊石,
李調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對出,只好約明天再來應對?;丶乙院螅に伎嘞?,茶飯無心,妻子問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兩個山字。李調元恍然大悟,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約定地點,見到牧童,對出了下聯:
剪開出字兩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這下聯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調元吃驚地問: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婦人常與針線、剪尺打交道,男子漢大丈夫則應將剪子換作斧頭。何不就將下聯改為:
劈開出路兩重山。
李調元面紅耳赤,但內心頗為佩服。那牧童卻又說:我再出個對子你對吧!李大人是文人學士,飽讀古文,會做文章,我就以此為題。說完,又念出一個上聯:
古文人做,做詩做賦做高官。
李調元覺得此聯亦頗難對,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眾門客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下聯: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窮途。
誰知李調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聯,又被牧童取笑:這分明是個窮書生對出來的,李大人是達官貴人,對出這樣窮酸氣的對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
大口一吞,吞云吞霧吞江海。
這樣才有氣魄呢!李調元聽了,不禁連連點頭,稱贊這牧童是個奇才
11:【明】王波,自幼聰明伶俐,尤其擅長對對。有一年春節,王波家中無米下鍋,他舅舅是當地的財主,家中有錢有米,但老婆卻是個小氣鬼。王波的父親曾向他借過三斗谷子,被數落了一頓。有心再去借糧,又實在難以啟口。年僅九歲的王波,看出父親的難處,就偷偷地來到舅舅家。
拜見舅舅后,說明來意。舅舅問: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當然是越多越好羅。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睜大眼睛說:
小孩子,口氣大!
王波嬌嗔地應道:
大富翁,肚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馬上借給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說過的話,不知不覺地就自言自語說了出來:
沒完沒了,還想借?
王波誤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氣道:
有始有終,定會還。
王波的舅舅也是個聯迷,聽了王波的答語,聯興大發,便對王波說:我出一上聯,你若對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連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還了,如果你對不上,可要罰的啊,怎麼樣?行!王波說:你出聯吧!舅舅便出上聯:
欲欠谷,則滾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這是拆字聯,就應道:
體本人,就留情。
舅舅著實吃了一驚,因為對得如此貼切如此意對俱佳的下聯。竟出自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滿意和歡欣。但還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聯上增加數字,將上聯改成了:
欲欠谷,則要利滾利。
小王波聽后,以為舅舅說話不算數,故意刁難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親的哥哥,現在全無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應對。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讓別人看不起,于是,又對了下聯:
好子女,就該心連心。
舅舅哈哈大笑,連聲說:妙!妙!妙!接著,對王波說:舅舅說話一定算數,一會兒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來,我出錢讓你念書去,如何?小王波這才明白,原來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12:有一秀才出城訪友,來到一個小鎮里的小藥鋪,見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藥,容貌端正,秀才便有愛慕之意(簡直一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試探道:
膏可吃,藥可吃,膏藥豈可吃?
少女聞聲抬頭,見他是個秀才,知道是在索對,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氣,我何不如此對答,于是一笑對道:
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秀才見少女應對巧妙,很是高興,心想再試她一試,抬眼看到門外藥圃之中長有芍藥,張口又吟道:
春暖帶云鋤芍藥。
不想少女張口即對道:
秋高和露種芙蓉。
此時,秀才對少女已是傾心愛慕,但是素不相識,又不便開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卻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見秀才一直心神不定,問明緣由,笑道:兄臺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個才子,至今尚未許人。以兄臺人品(什么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說便成。(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髞?,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見過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糟了?。?,秀才終于如愿以償,了卻終身大事(沒天理)。
13:古時有一個和尚前去趕考,主考便出聯而試: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場去。
和尚對到:
如來佛五百羅漢上西天。
主考再出一聯:
子曰:克己復禮。
和尚對到:
佛道:回頭是岸。
主考已開始有點火了:
旗鼓。
和尚對:
木魚。
主考已忍耐不住,怒道: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和尚又對道: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主考已忍無可忍:
快滾!
和尚卻無動于衷,仍道:
善哉!
14:相傳【宋】時秦少游慕蘇小妹才名,喬裝成化緣道人去見蘇小妹,并問道:
小姐有福有壽,愿發慈悲。
小妹應聲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問訊云:
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小妹一邊走,一邊答應: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無舍。.
少游直跟到轎前,又問訊云:
小娘子一天歡喜,如何撒手寶山?
小妹隨口又答云:
風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
15:有個大鎮上有朱、項兩家,兩家之間經常鬧矛盾。一次朱家蓋新祠堂,便寫了一聯:
兩朝天子。
一代圣人。
上聯指朱姓的【后梁】朱溫和【明】時的朱元璋都做過天子。下聯指【宋】時的朱熹稱亞圣。項姓一見大吃一驚,從此就一直在朱姓面前抬不頭來。后來來了個外鄉人,便幫他們寫了一聯:
烹天子父。
為圣人師。
原來在此聯嵌入兩個典故,上聯指【楚漢爭霸】時項羽曾經烹過【漢】高祖劉邦的父親;下聯指【春秋】時孔子曾經拜過項橐為師,此聯一出,與朱姓的針鋒相對,而處處又壓他一等,項姓人由此而揚眉吐氣。
16:據說從前有個人名叫李廷彥,曾獻百韻詩給一位大官,中間有一對云:
舍弟江南歿。
家兄塞北亡。
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連遭到不幸。李廷彥忙道:實無此事,那是為了對仗工整才這樣寫的。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就戲謔他說:你還不如寫上愛妾眠僧舍,嬌妻宿道房呢。若這樣寫,還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
17:鎮海人陸志道,小時候對對子思路敏捷。九歲時他應童子試,縣令出題說:
鎮??h童生九歲。
陸對曰:
大清國天子萬年。
縣令很驚奇,把他帶到水閣面試,并請他喝茶,又出題說:
入閣飲茶,連步可登麒麟閣。
陸應聲對道:
臨池染翰,何年得到鳳凰池。
18:明大臣于謙年幼時,母親把他的頭發梳成雙角。有一天他在學館玩,僧人蘭古春見到后,逗他說:
牛頭喜得生龍角。
于謙立即對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蘭古春聽了感到很驚奇。
于謙回家后對母親說:以后不梳雙髻了。過了幾天,蘭古春又過學館,看到于謙已梳成三角發髻,又逗他說:
三角如鼓架。
于謙又對道:
一禿似擂槌。
19:從前有個財主只肯出三分銀子請秀才寫副春聯。財主說:對聯要稱贊我的酒好、醋酸、豬肥、人丁旺,店里又沒有老鼠。那個秀才大筆一揮,很快就寫成了:
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
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
橫批是:人多、病少、財富。
等財主付了錢之后,秀才又在上面加了幾點,財主一看,此聯成了:
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
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
橫披:人多病,少財富。
20:《清稗類鈔文學類紀文達所見馬神廟聯》載:紀文達在京師,嘗偕友過馬神廟。廟門左掩一扇,上有聯云:左手牽來千里馬。友謂文達曰:且勿觀下聯,試各思之。文達曰:下聯當為前身終是九方皋。及審視,乃右手牽來千里駒也。
21:杭州有師徒六人,老師刁鉆乖巧,常常為難弟子,而實際上這老師并無多大學問,五個弟子倒很聰慧。
有一天,他們一同赴省試,要過一道關口。幾個人走到時,大門已經關閉了,于是師徒相互埋怨。老師說:有個對子,你們若能對得上,我就認錯,否則仍是你們的錯。然后說出上聯:
開關遲,關關早,阻過客過關。
一個弟子應聲對道: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老師用的是此時此地的情況,弟子用的也是此時此地的情況,老師很窘迫,說道:讓你們對對子,你們偏以對子糾纏,而且硬扯到我身上,這個不算,再重新對。老師這樣說,是估計再沒人能對了,不料又一個弟子對道:
看畫易,畫畫難,拉作家作畫。
老師大驚,只好說每人都要對,想難住其他弟子給自己解圍。于是,又一個弟子對道:
松扣快,扣扣慢,讓侍兒侍扣。
老師說:還有兩個人沒對!于是又一個弟子對道:
停磨逸,磨磨勞,雇幫工幫磨。
最后一個弟子對的是:
聽唱寂,唱唱喧,推解元解唱。
眾弟子對完了,一齊請老師對,老師說:不是我不能對,幾個好句,都被你們占去了,現在我真沒什么可對了。眾弟子說:那我們替先生對吧,下句為:
止扇熱,扇扇涼,令長隨長扇。
老師聽了,仍然狡辯說:關對畫不妥,對扣扣、磨磨、唱唱都不妥,必須另對,方才算數!眾弟子又對道:
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印。
用印印對關關,穩妥嗎?
不!老師說:印與關雖然意思相連,但還差一點兒。眾弟子斟酌了一陣,又合成一句為:
設渡費,渡渡廉,便快足快渡。
用渡對關,怎么樣?
老師很慚愧,終于無話可說了。
22:蘇東坡少時博覽群書,有些自足,有一次,在門上寫了一副對聯: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沒幾天,一老者拿來一本小書,蘇動坡一個字也不認識,很慚愧,便把對聯改為:
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23:【宋】王安石曾和蘇東坡聯對。他出的第一個對聯是: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此聯甚妙。因為王安百出題那年,正好趕上個閏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蘇東坡雖然是文壇領袖,海內獨領風騷,可碰上這種怪聯,一時也對答不出,竟讓王安石給難倒了。不過后人已經對出: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出的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來北宋時蘇州金閶門外到虎丘這段路稱作山塘,約有七里行程,中間有一地名半塘。蘇東坡不久前曾路經此地,所以王安石以此出題。蘇東坡想一想,對道:
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王安百出的第三句是:
鐵甕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
潤州(即今江蘇鎮江市)古代名鐵甕城,面臨大江,背靠群山,其山名曰金山、銀山、玉山等,山上有寺廟觀宇佛殿僧房,蘇東坡剛剛游覽過。蘇東坡尋思多時,未能成對,只好認輸。
24:【宋】神宗時,遼國派來使者,蘇東坡奉詔接待。
遼國使者 知道蘇東坡是著名文人,于是出個對子,請他應對,對子是:
三光日月星。
這個上聯看去雖不難,其實很難對。因為上聯不僅有數字,還有三種互相關聯的不同事物。而下聯難就難在不但前邊必須有不同的數目字,而后邊的事物又只能是三種,這個矛盾十分難以解決。但蘇東坡只是略加思索,就答道:
四詩風雅頌。
風、雅、頌是指古代經典《詩經》的四個組成部分,即國風、小雅、大雅和頌。其中大雅、小雅又總稱為雅。另一個說法是《詩經》有毛、韓、魯、齊四家(為漢時注解《詩經》的四家學者),所以是四詩。這樣恰好解決了數目字和事物多少的矛盾。
遼使聽了,不禁大為贊嘆。二人正在閑話,忽然雷雨大作。蘇東坡見景生情,吟道:
一陣風雷雨。
然后他對遼使笑道:我這個一陣風雷雨也可以用來對你那個三光日月星。
遼使聽了搖搖頭道:這個雖能對上,卻不見好,象打油詩。
蘇東坡略一沉吟,又道:我還有個好的,你且聽:
四德元亨利。
遼使問:你這四德只道出三德,尚缺一德。蘇東坡笑道:那一德乃先皇圣諱,臣下不得念出。
原來《周易》中乾卦有四德之稱,為:元、亨、利、貞。當時先朝皇帝【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與貞同音,為圣諱。蘇東坡巧用圣諱,從 四德中刪去一字,作成妙對。
遼使撫掌大笑,連聲稱妙。
25:蘇東坡與佛印二人常相戲謔,喜作啞聯。
有一回,二人河上泛舟,飲酒賦詩。忽然蘇東坡連聲喚佛印看一物,佛印低頭一看,原來是水面上有塊肉皮浮到岸邊,被一只狗叼住,在那里使勁地撕咬。佛印大為生氣,蘇東坡卻哈哈大笑。
佛印想了想,即將寫有蘇東坡詩句的一張紙拋大水中,看著紙片在水面飄蕩,佛印也高興地笑了。
原來這是他二人作的一付啞聯。蘇東坡出的是:
狗啃河上皮。諧音:狗啃和尚皮。
佛印答的是:
水漂東坡詩。諧音:水漂東坡尸。
不久他們離船登岸,觀賞田野風光。這時,有一村姑挑著稻禾從田間上到小道,蘇東坡急忙拉住佛印,讓他看,佛印看后,亦不作聲,只是四下東張西望,見山前有位樵夫,正在用力地砍伐一株腐朽的老樹,便指給蘇東坡看,蘇東坡看后哈哈大笑。原來這又是他二人作的一付啞聯。
蘇東坡出的是:
村姑田里擔禾上。諧音:村姑田里擔和尚。
佛印答的是:
樵夫山前伐朽材。諧音:樵夫山前伐秀才。
二人信步走到一座藕池旁,只見池中蓮子已熟,殘荷枯亂,蘇東坡又拉住佛印,要他細細品味。
佛印看了看,又舉頭四望,隨后高興地將蘇東坡拉到池東邊的一塊坡地上。那塊地本是莊稼地,因無人耕種,現已長滿雜草。二人相視而笑,十分快活。
這是他們對的第三付啞聯。蘇東坡出的是:
蓮子已成荷長老。諧音:蓮子已成和尚老。
佛印答的是:
莊稼未種東坡荒。諧音:莊稼未種東坡慌。
又一日東坡帶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邊挖蚌吃,于是說道:
佛印水邊尋蚌吃。諧音:佛印水邊尋棒吃。
佛印一聽,以東坡帶家眷而來而對道:
東坡河上帶家來。諧音:東坡河上帶枷來。
26:蘇東坡有一次和詩人黃庭堅來到野外游玩,坐于一株古松下飲酒下棋。一陣春風吹過,松籽偶落于棋盤上,蘇東坡當即以此吟道: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引頸四望,見不遠處有一老翁坐于柳樹下釣魚,即對曰: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飛。
第二天晚間,二人相攜到江邊散步,只見水天空闊,橫無際涯,彩霞成綺,漁舟唱晚,黃庭堅隨口出聯:
晚霞映水,漁人爭唱《滿江紅》。
蘇東坡對:
朔雪飛空,農夫齊歌《普天樂》。
27: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與蘇東坡二人經常談論學問,吟詩作對。
有一日,兄妹二人正談得高興,忽然佛印和尚闖了進來,蘇小妹急忙躲入帳中。佛印見了,即出言戲道:
碧紗帳里坐佳人,煙籠芍藥。
蘇小妹惱怒和尚攪了她和哥哥的清談,又出言戲弄,當即寫了一個下聯,令丫環拿出去。佛印一看,下聯是:
青水塘邊洗和尚,水浸葫蘆。
蘇東坡拍手稱妙,佛印只能苦笑??商K小妹余怒末息,又出了個上聯,命丫環送出來。那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這上聯利用拆字法,諷剌佛印雖然是個僧人可并不能成佛。佛印想了半天,也未能思得妙對。正巧此時有個使女送茶,他靈機一動,答道: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下聯也利用拆字法,貶損蘇小妹作為女人只能稱奴婢。蘇東坡拍掌大笑,連連稱妙。蘇小妹心有不甘,四下一望,見墻上有一幅山水畫,畫的是和尚渡江圖,于是吟出一聯:
和尚撐船,篙打江中羅漢。
佛印張口即道:
佳人汲水,繩牽水底觀音。
蘇小妹聽后,也暗自佩服佛印果然名不虛傳。
28:蘇小妹偶然中寫出一聯:
月下杜鵑喉舌冷。
花前蝴蝶夢魂香。
蘇東坡嘆為妙句,還為此宴客炫耀。王安石知道后,讓仆人在其門前擺一張桌子,布標上寫著專門修改天下奇聯妙句。蘇東坡有意為難他,當眾出示蘇小妹的對聯,那人看了后道:這兩句不通!月下的杜鵑,如果閉著嘴飛,風吹不進喉舌,何以會喉舌冷呢?花前的蝴蝶,多半還是飛著的,何以會夢魂香呢?眾人便要他修改,他問:是大修還是小修?眾人說:大修怎樣?小修又怎樣?那人說 :大修就另作兩句,小修就按他的原句改一改。眾人說:那就原句改一 改吧。那人提筆就改:
啼月杜鵑喉舌冷。
眠花蝴蝶夢魂香。
蘇東坡的加贊賞。
29:相傳蘇小妹才名遠播,有不少官宦世家富人子弟都夢想著與她締結良緣。但蘇小妹不重富貴貧賤,唯才是舉。
當時有一權貴之家的公子名方若虛,將自己寫的詞賦文章拿給蘇小妹看,想博得她的歡心。誰知蘇小妹看后在其文章上寫一聯道:
筆下才華少。
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偶然看到后,心里直抱怨蘇小妹以文招禍。因為這位方公子的父親是朝中極有權勢的一位大官,而且肚量極小,忌賢妒能,最善陷人入罪。萬一方公子要其父出來作對,豈非給家中惹來一場禍事!于是他想一想,在此聯的末尾各添了一個字,變成:
筆下才華少有。
胸中韜略無窮。
這樣,原來的批評、貶斥變成贊美、頌揚,免去了一場禍事。
30:傳說蘇小妹與秦觀結成百年之好,新婚之夜時,蘇小妹曾三難新郎。三難的第三個題目便是對對子。蘇小妹出的題目是:
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起初一看,覺得甚是容易??勺屑氁幌耄钟X得這聯出得十分巧妙。若對得平常,便不見高明。若對出水平,著實不易。他左思右想,來回踱步,很久未能得一字。又聽得譙樓上已報三更,心中更加慌亂。
蘇東坡恰值此時醒來,心中惦記秦觀,便走過小妹院來打探消息。遠遠望見秦觀正在月光下團團徘徊,口中只是一個勁兒地吟閉門推出窗前月。
蘇東圾想,這定然是小妹出題為難妹夫。他見秦觀口中反復吟誦,腳下步子大亂,便欲為妹夫解圍。舉頭張望,只見院中月色皎潔,花草搖曳,輕風徐來,樹影婆娑,雖然十分令人陶醉,可也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用來作聯。
蘇東坡正在暗暗起急,忽見院子西南角有花缸一只,里面滿貯清水,水中映出一輪月影。此時秦觀也偶然步至此處,倚缸而立。
蘇東坡心中一動,暗自叫道:有了!剛想過去告訴秦觀,又怕小妹知道了,以此嘲貶妹夫,使秦觀臉上無光。于是蘇東坡微咳一聲,從地上拿一小小石塊,投向缸中。水被石塊所擊,濺起幾點水花,直撲在秦觀身上。水中天光月影,頓時紛淆混亂。秦觀馬上有所感悟,對出下聯:
投石沖開水底天。
蘇東坡眼見秦觀興沖沖進了新房,房內一陣笑語后人寢燈息,這才微笑離去。
31:蘇東坡被貶至黃州做團練副使后,并未因此心灰意懶,而依舊攻讀經史并為當地士子講學。由于蘇東坡文名蓋天下,獨領風騷,所以遠近慕名而來者不計其數,甚至有人背著干糧從千里之外趕來聽講。結果此事驚動了朝廷,怕蘇東坡在此惑眾鬧事,于是派來一名學官,名為巡視學生,監督學業主持考試,實為查看動靜。經過細察密訪,并未發現蘇東坡有何越軌之處。但學官心有不甘,他 總想找個機會顯顯自己的才華,把蘇東坡壓下去。
一日午后,學官來到蘇東坡正在講學的書院,寒暄過后,即對蘇東坡說:學士名揚四海,為天下文人景仰,從學者絡繹不絕,想來是人才輩出,個個滿腹經綸。我想領教一下他們的才華,不知學士是否應允。蘇東坡笑道:這有何難。當即叫了幾名學生到學官面前來,請他出題。學官早在幾日前就挖空心思地想過,蘇東坡的學生們肯定熟讀經史擅長詞賦,如考這些,正中他們的下懷,不僅考不倒他們,自己還難以下臺。要考他們,必須走個冷門,打他個措手不及。因此他絞盡腦汁地想了一個對子。
此時,他清清嗓子,大聲說:本官今日別的不考,只考作對子。本官出一上聯,你們可答下聯。隨后,他道: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
果然如考官所料,這幾個學生都以為學官要考經史詞章,沒想到竟然考作對子,頓時緊張起來??稍交艁y越緊張,此時圍來看熱鬧的人也越聚越多,更讓學生們心亂如麻,汗如雨下,滿面羞愧,無地自容,一個個只是發呆。
學官看見這副情景,大為得意。于是他用手指著一個學生問:你會嗎?那個學生慌忙把白嫩嫩的手連搖了兩搖,不好意思開口說不會。
學官又指第二個學生,間:你呢?這個學生也跟前邊的學生學,不說話只是搖手。學官又一連往下逐個問去,所有的學生都仿效前邊的榜樣,不說話光搖手。
學官見自己終于難倒了學生,讓蘇東坡現了眼,非常得意,于是幸災樂禍地轉頭望著蘇東坡說:蘇學士,您的門下。
蘇東坡從容一笑,截住他的話道:這種簡單題目,如何能難住他們。
學官不禁驚奇地間:既然簡單,為何應答不出呢?
他們不是已經對出來了嗎?蘇東坡更是出語驚人。
學官不禁大笑:蘇學士,不要拿老夫開心。他們已經分明搖手認輸。
非也非也。蘇東坡不慌不忙地說。您把他們召到一起應對,使他們頗感不便。前面的人會對而不好說,說出恐后邊的人因襲,所以他們便以手勢作答。此手勢正是他們的下聯。
這下學官猶如墜入五里云霧,忙間:手勢如何是下聯呢?
蘇東坡一笑,道:你這上聯是:
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
下聯是:
玉手搖搖,五指三長兩短。
學生們一聽,如釋重負,連聲贊美。看熱鬧的人群中也發出陣陣歡呼。
學官目瞪口呆,最后只好自我解嘲地說:蘇學士天下獨步,高足們才華不凡,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32: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某日于公務之暇,換上便裝,獨自一人來到莫干山上的一座寺廟申游玩。
寺中的住持不認識蘇東坡,只當他是普通香客。見蘇東坡進了門,很不以為禮,只冷冷地從鼻孔中哼一聲:坐,并且不情愿地對小和尚吩咐道:茶。
二人談了一會兒后,住持發現蘇東坡談吐不凡,很有才學,覺得他有點來頭,便作出比較恭敬的樣子,說:請坐。又鄭重其事地吩咐小和尚道:泡茶。
談到后來,住持才知眼前此人即是名聞天下的蘇東坡,他 急忙起身離座,打躬作揖,滿臉堆笑,一連聲道:請上座!又再三叮囑吩咐小和尚:泡香茶!
二人談完,蘇東坡起身告辭。住持急忙捧出紙筆,敬求墨寶,蘇東坡毫不推辭,微微一笑,揮筆寫道:
坐、請坐、請上坐。
茶、泡茶、泡香茶。
住持接過一看,目瞪口呆,不知是哭是笑。
33:從前,有位年輕的私塾先生,發現一個學生的作業簿上,經常有別人批改的字跡,蠅頭小楷,清秀可愛。一打聽,原來是那學生的姐姐批改的,天長日久,先生對那位學生的姐姐漸生愛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那學生的作業簿里夾一張字條,字條上寫道:
桃李杏鮮花何時開放?
學生的姐姐看到字條后,以為先生心術不正,便提筆在背面寫了一個對句:
稻粱菽雜種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這揶揄自己的下聯,也不生氣,只是在字條上寫了一句解釋的話:
竹本無心,節外偏生枝葉;
姑娘見到這回敬自己的下聯,也回了一句表白的話:
藕雖有孔,胸中不染埃塵。
先生見她預期與以前不同,便乘機借景抒情表明心跡:
湖水漣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蓮(憐)?
聰慧的姑娘對這位一往深情、文采風流的書生開始產生了愛意,因而作對句回復他:
秋波含笑兩只秀目怎可無眉(媒)?
先生知道這是姑娘在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線,便高高興興地央請媒人說合,故而聯語傳情,一對才子佳人終成眷屬。
34:從前,某員外有位才貌雙全的女兒和一個小兒子,兒子尚年少,員外便請來一位先生教兒子讀書。一日,先生出了一句上聯叫學生對句,這上聯是:
有客登堂,驚醒萬里春夢;
學生對不出來,就請他姐姐代對,小姐對曰:
無人共枕,枉費一片癡心。
先生一看下聯,猜想十有八九是姐代弟對,自以為小姐對他有心,便自作多情地再出一聯試探:
六尺彩綾,三尺系腰,三尺墜;
小姐看了,毫不介意,依然代弟對道:
一床錦被,半床遮體,半床閑。
先生看罷,得意忘形,滿以為小姐鐘情于他,便欲與小姐訂情,又赤裸裸地寫一上聯:
風緊林密,問樵夫何處下手;
小姐見此,一問弟弟便知先生已誤解,認為先生心術不正,即回復下聯,請先生棄除此念,聯曰:
山高水深,勸漁夫及早回頭。
先生自討沒趣,作聯自我解嘲:
竹本無心,節外偏生枝葉;
小姐以聯表示自己清白無暇,聯曰:
藕雖有孔,心中不染垢塵。
先生連遭訓斥,心中涼了半截,但又不死心,仍然出聯糾纏:
桃李杏梅,這些花哪時開放?
小姐厲言正色對曰:
稻麥黍稷,此雜種是何先生?
先生黔驢技窮,情場失意,心中忿忿然,一直懷恨在心。在小姐出嫁,生了雙胞胎之后,先生又戲弄小姐,出一聯曰:
誰是先生子?
孰為后生兒?
小姐見先生無賴之極,毫不客氣地說:
后生也余子;
先生亦我兒。
35:一個衙役突然成了暴發戶,就千方百計地供養他的兒子讀書,還專門為他請了教書先生,為的是將來能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無奈他的兒子已學會了做衙役的行當本色,終究難以改變。
一天,這個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來,教書先生就趁機出了上句讓學生對下句:
大伯手中搖羽扇。
學生對出:
家君頭上戴鵝毛。
先生無奈,只得又出六字對:
讀書作文臨帖。
學生忙對:
傳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對:
讀書宜朗誦。
學生對道:
喝道要高聲。
先生又出四句對:
七篇古文。
學生又對:
百下大板。
先生越聽越有氣,就責罵:
別胡說。
學生以為又是讓他應對,就連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氣了,罵道:
放屁。
學生馬上對出:
退堂。
先生見學生實在無法引導,就只得無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聲,學生很機靈,當即對出下句:喝。
36:有一家請了個教書先生,主人對先生飲食供奉得很差,每餐只讓先生吃蘿卜。先生心中不滿,但嘴上卻不說。
有一天,主人請先生飲酒,也借機考考兒子的功課。先生便預先對學生說:令尊在酒席前如果讓你對對子,你看我筷子夾什么,就以什么對。學生答應了。第二天,東家擺了酒席,請先生上座就坐,學生側坐。主人說:先生每天費心,想必令徒的功課肯定每天都有長進了。先生說:若說對對子,還算可以。
于是,主人說道:那么,我出個兩字對讓學生對對看。這上句是:核桃。學生看著先生,先生拿筷子去夾蘿卜。學生便對道:蘿卜。
主人聽了說:對得不怎么好。便又出一句:綢緞。先生又用筷子夾蘿卜,學生便又對道:蘿卜。主人問:綢緞怎么能對蘿卜?先生接過話頭說:蘿是綾羅綢緞的羅,卜是布匹的布,有什么不可?
主人無話可說,只好再想題目。他抬頭看到隔壁東岳廟,便出題說:鼓鐘。先生又用筷子夾蘿卜,所以學生仍然對蘿卜。主人說道:這回更對不上了。先生又接過話 頭說:蘿是鑼鼓的鑼,卜是鐃鈸的鈸,有什么不可以?
主人聽了,說:勉強之至。便又出個二字對說:岳飛。先生又夾蘿卜,學生又對蘿卜。主人說:這可不行。先生說:岳飛是忠臣,羅卜是孝子,有什么不行?主人聽了大怒,問道:先生為何總讓學生對蘿卜?先生也發怒說:你天天叫我吃蘿卜,好不容易請客,又讓我吃蘿卜。我眼睛看的是蘿卜,肚里裝的也是蘿卜,你為何倒叫我不教令郎對蘿卜?
37:有個叫丘瓊山的人,小時候跟著老師在鄉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讀書。他很聰明,遠近聞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卻最不喜歡讀書。
有一天,老師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瓊山還在學堂學習。當時天下大雨,丘瓊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個瓦縫,雨漏下來,滴在丘瓊山的肩上。于是,丘瓊山就把那個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換過去。
老師回來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瓊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師告狀。老師說:我出對子給你們對,誰對上了,就算誰有理。接著說出上聯:
點雨濕肩頭。
丘瓊山脫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這個下聯暗含自己將來會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師十分贊賞。官家公子對不上,覺得既羞愧,又惱怒,便回家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父親。
他父親大怒,把丘瓊山召來,又出個對聯考他:
孰謂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誰說狗能欺負虎?把自己的兒子比作虎,把丘瓊山比作狗。丘瓊山立即答道:
焉知魚不化為龍!
意思是:怎知魚有朝一日不能變成龍?相傳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即化為龍,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舉中第,一下由平民變成高官。這位做官的聽了丘瓊山的話,很吃驚,明白他將來怕是不同凡響,便說好話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38:舊時有一家人家結婚,把喪聯:
流水夕陽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錯貼于喜堂之上,客人一見,無不驚異,因礙于情面又不便明說。當新娘來到喜堂見此聯時,不免暗中叫苦,但她靈機一動,來到喪聯旁,將上下 聯尾各截去一字,喪聯立刻變成下面的喜聯:
流水夕陽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39:相傳清末有一戲班子,在某年除夕聚會時,商議如何寫春聯。最后商定每人寫一付,比比誰最有文采。而且要求不寫空話,要寫實事和感受。
演小生的想,我常演文武小生,戲中經常金榜題名成了狀元,何等風光!可卸了裝仍然是個普通人,猶如大夢一場。于是,他出聯道:
文成武就,金榜題名空富貴。
演花旦的想,我常扮成千金小姐,與才子貴人締結良緣,可一下了臺也是依然故我。于是應道:
男婚女嫁,洞房花燭假風流。
兩個武生演員出聯戲道:
你一刀,我一槍,雖殺未惱。
老生演員一聽,忙道:
轎上來,馬上去,非走不行。
幾位經常扮演多種角色的演員一番合計,作聯道:
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登臺便見;
有時歡天喜地,有時怨天恨地,轉眼皆空。
編劇本的一琢磨,作聯道:
戲劇本屬虛,虛中尋實,實非為實,虛非為虛,虛虛實實,方寸地生殺予奪,榮辱貴賤,做來千秋事業,莫道當局是假。
樂隊人員商議多時,對道:
唱彈原為樂,樂中藏憂,優民之憂,樂民之樂,樂樂憂憂,頃刻間悲歡離合,喜怒哀俱,現出萬代人情,須從戲里傳真。
設計戲臺道具的人不甘示弱,作一聯道:
戲臺小天地,
天地大戲臺。
最后大家難分高下,一笑作罷,倒給后世留下一段佳話。
40:相傳蘇州有個富商請唐伯虎為他的店鋪寫付對聯。唐伯虎咯加思索,提筆寫道: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源。
寫畢,唐伯虎很是得意。在聯中以春意象征生意興隆,蓬勃發展,以水源象征財源滾滾,長流不斷,確實很有新意,比一般店鋪門前那些平凡府俗一味追求招財進寶生意買賣達三江,通四海的對聯強多了。
可商人本來唯利是圖、胸無點墨,他嫌這付對聯寫的太高雅,不合口味,一定讓唐伯虎再另寫一付。唐伯虎心中厭煩,眉頭一皺,提筆寫道: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柜里銅錢,猶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商人見了,連聲贊好,拍掌稱妙,急忙高高懸掛門前。唐伯虎冷笑一聲,擲筆而去,
41:有一貪官,為表其清白,于衙門書聯:
愛民如子。
執法如山。
夜里,有人在其聯下續上二行:
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山乎。
眾人看了,無不發笑。
42:【清朝】乾隆年間,揭邑梅都有一才子黃義生,生平嫉惡如仇,恢諧風趣。
當他在揭陽縣衙任書辦時,見縣官只曉得搜刮民財,奉承上司,不理民間疾苦,心中十分不滿,但苦于是頂頭上司,故莫耐他何,真是敢怒不敢言。這年大年三十夜,縣官竟在縣衙門口貼上春聯,上下聯是:
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豐登。
六欲有節七情有度八面兼顧久居德苑十分廉明。
橫額是:福庇百姓。
初一清晨,縣官還昏睡錦帳里,衙門口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還不時有人高聲喝彩寫得真妙呀!群眾喝彩聲將他吵醒。他細聽一陣,才十分得意地起身,摟著正在梳妝的小妾說:夫人,下官文彩如何?那小妾一聽,即回眸一笑并打情罵俏地說:看你肚大如牛,想不到竟能寫出好對子,教萬民折服,真是可喜可賀!誰知正說間,有一衙役慌慌張張地撞進臥室道:稟老爺,事情不好了,不知是誰在春聯外又貼了一副白對聯。他一聽,急推開小妾,顧不得穿上外衣便三步并作兩步趕到衙門口,舉目一望,登時滿臉煞白,只見上下聯寫的是:
十年寒窗九載煎熬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
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酒肉二話不說一心撈錢。
橫額是:苦煞萬民。
縣官一見,登時昏倒。
43:某知縣,他上任伊始,即在縣衙門口貼出了一副對聯:
一不要錢,二不要命;
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可他上臺沒幾天便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原形畢露。
于是有人在他的對聯每句話后面添了兩個小字,使原對聯的思相反:
一不要錢,嫌少,二不要命,嫌老;
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44:【清】多琪曾在湖北浠水任縣長達八年,在他的任期內,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老百姓苦不堪言,大家恨透了他。有一年除夕,多琪竟然恬不知恥地在大門口貼了一副對聯:
奉君命來守是邦,兩度蝶飛,只求頭上有青天,眼前赤子;
與其民共安此生,八年鴻爪,最難忘山間白石,寺里清泉。
當晚有人將他門口的對聯改為:
奉君命肆虐是邦,兩度蝗飛,哪管你頭上青天,眼前赤子;
與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間白石,寺里清泉。
45:【清末】一縣令在縣衙門正廳懸掛了一副對聯:
得一文,天誅地滅;
聽一情,男盜女娼。
可事實上凡有送禮、賄賂他照收不誤。有人不解,問縣令就:老爺這樣做豈不違背了自己的誓言?縣令答到:我一點兒也沒有違背我的誓言,我收的賄賂并非一文,我徇的私情也不是一件一事啊。于是有人背地里把他的對聯改為:
只得一文,天誅地滅;
僅聽一情,男盜女娼。
46:【明】代有一農家主人,極為喜好作對子,整日迷戀不已,到了后來,連日常說話辦事也經常出口成聯。某日,他來到地邊,對在雨中耕地的兒子呼道:
迷濛雨至,停耕南隴之田。
這時恰巧有位遠方行客,從他身旁經過,便接道:
泥濘路遙,望作東家之客。
主人一聽客人對出下聯,覺得遇到知己,急邀他到家中避雨。來到家中,主人吩咐家人道:
客已至矣,庭前準備茶湯。
誰知客人卻接道:
賓既來兮,廚下安排酒席。
主人對客人謙讓道:
不嫌茅屋小,請君略坐片時。
客人笑道:
且喜華堂寬,留我何妨數日。
主人陪客人吃喝直到夜深,作聯道:
譙樓上,咚咚咚,鏗鏗鏗,三更三點,正合三杯通大道。
客人應道:
草堂前,你你你,我我我,一人一盞,但愿一醉解千愁。
撤去酒宴,主人請客人就寢,說:
匡床已設,今宵且可安身。
客人謝后,卻又道:
主意殷勤,明日必留早膳。
第二日一早,主人忽聞門外有聲,出去一看,原來是客人蹲在地上磨刀。主人大驚,忙間:
有問尊客,何以操刃而磨?
客人答日:
無故擾東,必當殺身以報!
主人聽后面無人色,道:
倘死吾家,未免一場官府事。
客人竟死皮賴臉地說:
欲全我命,須有十兩燒埋錢。
主人無奈,只得用首飾等湊成十兩白銀,捧給客人,道:
首飾湊成十兩。
客人卻毫不領情地說:
戥頭尚短八錢。
主人送客人至大門,道:
千里送君終有別。
客人卻笑道:
八錢約我必重來。
主人哭笑不得,連連揮手道:
惡客惡客,速去速去速速去。
客人若無其事,頻頻作揖道:
好東好東,再來再來再再來。
半年之后,忽然一天,主人家門前來了不少騎著高頭大馬穿著鮮衣麗服的人。主人不知是福是禍,急忙到門外相迎,只見這些人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一位公子。主人也不敢抬眼看,但聽公子笑道:好東,尚識得惡客否?主人抬頭一望,原來這正是半年前那位賴皮賴臉的客人。公子上前牽著主人的手,二人進了屋,一番敘談后,才知這位公子也極愛作對,且又生性風流好戲謔。那日見主人出口不凡,所以故意與主人戲耍一番,今日特來償還銀兩。說罷,取出二百兩白銀,交給了主人。從此,二人成了忘年交。
47:有一次,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對句為戲。乾隆出聯:
兩碟豆。
紀曉嵐道:
一甌油。
乾隆改口道:我說的是
兩蝶斗。
紀曉嵐隨即說:我念的是
一鷗游。
乾隆又說:
林間兩蝶斗。
紀曉嵐道:
水上一鷗游。
乾隆開心大笑。
48:紀曉嵐年老后經常生病,到處延醫求治。但有不少醫生都是庸醫,使他吃了不少苦頭。有一次,紀曉嵐偶讀唐詩,見唐朝孟浩然詩:
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忽然心血來潮,將兩句詩中兩個字的位置變了一變,竟改為一付諷刺庸醫的對聯:
不明財主棄,
多故病人疏。
紀曉嵐只顛倒兩個字的順序便改成一付諷刺庸醫的妙聯,可稱聯中高手,聰敏過人。
49:【清】徐珂《清稗類鈔文學類紀文達所見馬神廟聯》載云:紀文達在京師 ,嘗偕友過馬神廟。廟門左掩一扇,上有聯云:左手牽來千里馬。友謂文達曰:且勿觀下聯,試各思之。文達曰:下聯當為前身終是九方皋。及審視,乃右手牽來千里駒也。
50:【清】詩人宋湘外出游學,來到某地。當地有一官宦之家,仗著權勢橫行不法,欺壓善良百姓,鄉里人雖然個個恨得咬牙,卻無人敢與他抗爭。宋湘得知后,心中十分不平。
一天,宋湘來到他家門口,見門兩側貼著一付對聯,寫 的是:
詩第一,書第一,詩書第一;
父狀元,子狀元,父子狀元。
驕橫之氣焰,目中無人的狂妄由此可見。宋湘看后,有心要折折他的氣焰,耍笑耍笑這家人。他抬頭四望,看見這家的對門正好是一座藥鋪,便進去與店主商量。店主剛好平時也飽受官宦的欺壓,聽了宋湘的心思,連連叫好稱妙,于是宋湘便寫了一付對子,店主將其張貼于門 外。對子是:
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附當歸,子當歸,附子當歸。
表面看:生地、熟地、附子、當歸是四味中草藥,用來為藥鋪寫對聯,恰如其分。實際宋湘利用了諧音讀起來實際是:
生第一,死第一,生死第一;
父當龜,子當龜,父子當龜。
藥鋪掛出此聯后,正與權貴家的對聯隔街相望。見者無不拍掌稱絕,大快民心。
51:有個人被請到一家教孩子讀書。為了不至于被解雇,他常在主人面前稱贊學生聰明,讀書讀得好。主人不信,便讓兒子當著自己的面對對子。
老師先出個一字句:
蟹。
學生對出:
桑。
老師大加贊賞。主人 覺得并不好,老師便解釋說:我出的題有隱意,蟹是橫行的東西,令郎對桑,暗含有獨立的意思,豈不絕妙?
主人又讓老師出個兩字句,讓兒子對。老師便說:
割稻。
學生對道:
行房。
主人聽了大怒,老師又贊賞不已。主人責怪老師,老師解釋說:這個對子也有隱意。我出割稻,意思是積糧防饑;他對行房 ,意思是養兒防老!
52:一個學館中有兩個學生,一個聰明,一個呆笨。老師出題考他們對對子, 正好院子中有梅樹,老師便指著樹出題:
老梅。
聰明學生看到盆里種柏樹,便對道:
小柏。
老師說:好!又讓另一個學生再對得好些 。剩下那個學生不會對,他把小柏誤聽成小伯,便對道:
阿爹 。
老師見他對得不像話,大怒,用戒尺打他。他哭道:他小伯不打, 倒來打阿爹!
53:一九六五年,華羅庚率領的推廣統籌法小分隊在石家莊市工作。一天,華羅庚找他的隊員陳德泉、計雷,他倆正下圍棋入了迷,聽到喊聲,趕忙把被子拉過來蓋上,可是動作慢了點,露出了馬腳。華羅庚笑著說:正好工廠提了個問題,咱們來研究一下!他把圍棋盤上的棋格作為時間和勞力的座標,一個棋子代表一個任務,并且在上面注明,先在棋盤上擺出初步計劃來,然后,一面討論,再一面修改。緊張的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了。后來,用圍棋討論問題的辦法不但在他們中間固下來,而且迅速地在工人和干部中間流傳起來。華羅庚聽后很高興,給大家送了上面這副對聯:
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
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
此聯改自古語:
觀棋不語真君子;
落子無悔大丈夫。
54:特殊年代什么都有它的印記,就連結婚也不例外。這件事發生在文革期間的1974年4月尾,有一老貧農的兒子準備五一結婚。那時候講究破四舊,立四新,但幾個親戚一合計,覺得對聯還是要貼的,于是擬了一副:
兩個節約能手;
一對勤儉夫妻。
橫披:勤儉持家。
生產隊的批林批孔小組長見了,說:你們不關心集體生產,只顧勤儉持家,這不是搞資本主義自發嗎?老貧農聽了,只得將對聯改成:
兩個生產能手;
一對勞動夫妻。
橫披:勞動光榮。
真不巧,大隊大批判組長下來布置任務,看見這副對聯,說:現在天天大講繼續革命,這副對子宣傳唯生產力論,不行,得改!老貧農又將對聯改為:
兩個革命能手;
一對團結夫妻。
橫披:相親相愛。
恰好,公社大批判辦公室主任下來檢查運動,見到這副對聯說:階級斗爭是你死我活,要團結就要先斗爭,相親相愛不是調和矛盾嗎?老貧農聽了,嚇得連忙找人商量,于是改為:
兩個斗爭能手;
一對矛盾夫妻。
橫披:你死我活。
55:吳中有個人,家境貧困,時常以弄蛇謀生。大兒子討飯,二兒子釣捉青蛙,三兒子唱采蓮歌向人求乞。這人到了晚年,家產才漸漸豐厚起來。一天,他聚集家人說:我們起家貧窮,今天幸而富裕了,看來子女必須學習文化,方可振作家庭聲譽。于是便請私塾先生教三個兒子學習。一年后,教師常常稱贊他們學業與日俱進。老人便邀約親
網友關注
- 2017辭猴年迎雞年賀歲對聯大全
- 2017雞年五字新春對聯大全
- 贊美學校的對聯
- 婚聯集錦
- 2017辭猴年迎雞年對聯集錦
- 精妙對聯欣賞
- 中國歷史上妙趣橫生的20副經典有趣的對聯
- 男方結婚對聯
- 山東鄒城嶧山人皇洞楹聯
- 2017年雞年春節七字對聯集錦
- 別來無恙久違了道友對聯 別來無恙久違了道友下聯是什么
- 結婚對聯橫批大全
- 數字對聯大全
- 2017雞年七字春聯大全帶橫批
- 漢之源景點10副楹聯欣賞
- 2017雞年九字春節對聯
- 文體對聯
- 2017雞年7字春聯大全
- 冬季結婚對聯大全
- 一百歲生日壽聯大全
- 2017雞年春節7字對聯集錦
- 2017元宵節對聯大全
- 山東鄒城嶧山接引門楹聯
- 30字春聯
- 結婚對聯集
- 結婚對聯大全
- 古代經典對聯
- 西游記對聯大全
- 牛年春節對聯帶橫批大全
- 農歷乙未羊年春聯
- 2019豬年春節對聯 豬年對年,祝大家春節快樂
- 農村結婚對聯
- 行業對聯橫批
- 牛年春節對聯大全2021
- 三言兩拍名著對聯
- 春節對聯大全2021年七字
- 各科老師結婚對聯
- 北京乾隆為圓明園勤政殿御書楹聯
- 牛年對聯大全帶橫批2021
- 2017年雞年春聯集錦帶橫批
- 2017雞年關于元宵節的對聯集錦
- 2021春節對聯帶橫批
- 2017元宵節喜慶對聯大全
- 2017金雞報曉迎新春對聯大全
- 2017雞年七字迎新春對聯大全
- 有關數字的對聯
- 2017金雞報曉對聯大全
- 對聯大全千古絕對
- 結婚的對聯
- 結婚對聯嵌名聯
- 2017雞年七字春節對聯
- 2017雞年春節五字對聯集錦
- 女孩十歲生日對聯
- 秋季結婚對聯
- 春節對聯帶橫批大全 春節對聯大全2021
- 正月結婚對聯集錦
- 2017雞年春節對聯大全
- 罔措齋對聯
- 數字對聯大全
- 2017雞年五字對聯大全
- 日序結婚對聯集錦
- 春節對聯大全2021年牛年
- 紅樓夢經典對聯
- 2017雞年五字新春對聯
- 2017辭猴年迎雞年春節對聯大全
- 一組羊年春聯
- 春節對聯大全2021年帶橫批
- 牛年春節對聯大全2021帶橫批
- 2017元宵節對聯集錦
- 牛年對聯大全 春節
- 15字春聯
- 春季結婚對聯
- 婚慶對聯
- 結婚婚禮祝福對聯
- 廚房結婚對聯大全
- 工界企業春節對聯集錦
- 經典實用春聯
- 結婚祝福對聯大全
- 10字春聯
- 2017年七字的雞年春節對聯
- 2017年七字的雞年對聯集錦
精品推薦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察布查爾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柯坪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西吉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2/10℃
- 烏魯木齊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