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7年前的今天,1927年7月22日 (農歷六月廿四),彭德懷滕代遠發動平江起義。
1927年7月22日,駐湖南平江等地的國民黨一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起義,()即平江起義。1928年春,共產黨在國民黨湖南獨立第五師中秘密建立了自己的組織,該師第一團團長彭德懷也在這時參加了共產黨。不久,獨立第五師調到平江地區擔負“清剿”任務。平江處于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具有革命斗爭的傳統。早在大革命時期,平江的工農運動就風起云涌,是全省有名的革命地區之一。大革命失敗后,這里的斗爭仍然沒有停止,群眾在縣委的領導下,組織了臨時政府和義勇軍,與反動派進行堅決的斗爭。
7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遠到湘鄂贛邊界地區恢復湘鄂贛邊特委,并同獨立第五師的黨組織取得聯系,準備必要時舉行起義。7月中旬,敵人發現獨立第五師第三團營長黃公略是共產黨員,下令立即逮捕。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第一團,于22日在平江起義。這天上午,彭德懷召集全團軍官會議,進行起義的總動員。部隊隨即按照部署,趁敵人午睡時,一舉搗毀了平江縣城的反動軍政機關,消滅了反抗的敵人,救出關在獄中的500多名工農群眾。前后不到一個半小時,起義部隊就占領了整個縣城。后來,賀國中率領隨校100多名學員從岳陽趕到平江,與一團勝利會合。黃公略帶著于前一天就先行起義的三團三營,從嘉義趕到平江城五里處的地方。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共2000余人,彭德懷任軍長兼師長,滕代遠任軍黨代表兼師黨代表。平江起義,沉重打擊了湖南反動統治階級,同時壯大了紅軍力量,推動了平江以至湘鄂贛邊界革命斗爭的發展。
平江起義后,紅軍轉戰于平江、修水、銅鼓、萬載之間,給了敵人一定的打擊,但由于在部分地區作戰失利,部隊縮編為5個大隊。這時,湘鄂贛三省敵人舉行“會剿”。紅五軍在突出敵人包圍后,根據湖南省委關于應同井岡山紅四軍取得聯絡的指示精神,由黃公略率第二縱隊留在湘鄂贛邊堅持戰斗,主力700余人由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于12月10日到達井岡山,同紅四軍會師。
乙巳年六月廿八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