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6日 (農歷五月廿六),中俄兩國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2001年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共25條,有效期為20年。條約總結了發展中俄關系最主要的方針和原則,將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堅定意愿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條約規定了兩國今后在政治、經濟、貿易、科技、文化和國際事務中合作的原則和方向。
江澤民主席和普京總統還簽署了《中俄元首莫斯科聯合聲明》。
簽字儀式后,江澤民和普京共同會見記者,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普京說,他同江澤民主席簽署的《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俄中兩國發展平等互信的建設性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江澤民說:《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簽署,是我此次訪俄的最主要成果。條約概括了中俄兩國元首近10年來發表的一系列宣言和聲明的主要原則和精神,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將兩國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表達了雙方永做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的堅定意愿和決心,展示了兩國人民渴望和平、友好與合作的主題。他說,條約面向新世紀,面向下一代,對新世紀中俄關系的發展作出了總體規劃,是指導21世紀雙方關系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條約以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為基礎,徹底摒棄了那種不是結盟就是對抗的舊的國家關系模式,這符合時代的要求和國際形勢發展的客觀趨勢,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建立新型國家關系的范例。總之,中俄簽署這樣的條約,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必將造福于子孫后代。
當天早些時候,江澤民主席向莫斯科的無名烈士墓獻了花圈,并出席了普京總統為他訪俄舉行的歡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