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6年前的今天,1928年4月21日 (農歷三月初二),共產黨人羅亦農在上海被殺。
羅亦農,生于1901年,湖南湘潭人,出生于一戶家庭殷實的人家,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他自幼即富于正義感,曾在自家門口貼上一副自撰的對聯:存得天良,蒙慶受富;放開眼界,創業成家。借此嘲諷為人刻薄的父親。后到上海求學,得識于陳獨秀。1928年4月21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1921年,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員、負責人,同行者當中有劉少奇、任弼時。
1925年3月,回國后從事工人運動,參與組織和領導省港大罷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歷任中共廣東區委宣傳部長、中共江浙區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
1927年6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大革命失敗后,調任湖北省委書記。
1927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七會議上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八七會議”后,組織領導了鄂南暴動。同年11月,在上海出席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與周恩來、李維漢組成中央組織局,他出任主任。是月下旬,作為中央巡視員前往武漢指導兩湖省委工作。
1928年元旦,回上海同李文宜結婚后,主持中央組織局工作。
1928年4月15日,羅亦農因叛徒賀治華(朱德的第三位妻子)、何家興出賣被捕。他在獄中寫下絕命詩:“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軀何足惜,大敵正當前。”表現了一位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