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2年前的今天,1912年10月9日 (農歷八月廿九),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爆發。
的黎波里居民觀看意大利軍隊進入利比亞首都。1911年10月10日,10月21日,意大利軍隊進駐北非,喬瓦尼·焦利蒂政府向蘇丹王梅爾梅特五世宣戰。柏柏爾人猛烈反擊意大利人的進攻,繼而意大利軍用空中力量對其打擊。在登陸本格哈茲戰役中,600名意大利士兵戰死。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爆發。
20世紀初,巴爾干各族人民反對土耳其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日益高漲。1911—1912年意土戰爭期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結成巴爾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宣戰,保、塞、希隨后參戰。土耳其軍節節敗退,11月初請求歐洲列強調停。12月16日土耳其與4交戰國在倫敦議和談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國內發生政變,新政府在德國的支持下,態度強硬,和談破裂。2月3日,戰爭再起。土耳其戰敗,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與巴爾干4國簽訂《倫敦條約》,規定埃內茲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線以西的土耳其歐陸屬地(阿爾巴尼亞除外)和克里特島割讓給巴爾干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須受俄、英、法、德、奧、意6國監督;愛琴海諸島問題須由德、奧、英、俄4國處理。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中,在馬其頓弗洛倫納被捕的土耳其士兵。
經過殘酷的圍攻后,希臘部隊占領了塞薩洛尼基。而此時,土耳其軍隊正在利比亞前線與意大利部隊打仗,毫無準備。
2名布爾士兵在抵御英軍(其中一名手持國旗)。英軍擊敗了荷蘭殖民者的抵抗,首先占領了奧治蘭自由邦,隨后于1900年6月5日占領了德蘭士瓦地區和首都比勒陀利亞。
乙巳年八月十八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