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5日 (農歷臘月初六),在內蒙古發現巨型隕石坑。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正藍旗境內發現的"環形水系"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四個隕石坑中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第二大隕石坑。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上,有一個極為特殊的“環形水系”,這個形成于億萬年前的地形地貌,是“天外來客”到草原后留下的隕石坑。
這個由灤河與閃電河形成的“環形水系”位于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正藍旗境內,與曾是元朝臨時國都和陪都的元上都古城遺址融為一體。最近記者到元上都古城遺址采訪時,特意去查看了隕石坑。
正藍旗文化局人士告訴記者,灤河與閃電河曾是元上都古城的環形護城河。這個“環形水系”內環直徑70公里,外環直徑達150公里,用肉眼難以看到全貌。
據說,這個隕石坑是通過衛星才發現的。1986年,國家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地質學家吳恩本等曾根據衛星照片提供的線索,到多倫縣和正藍旗進行實地考察,證實這個“環形水系”構造原是一個巨大的隕石爆炸坑遺跡。根據地質專家考察研究,這個隕石坑形成于侏羅紀與白堊紀之間,距今約1.4億年,是目前我國發現的4個隕石坑之一。
目前,元上都遺址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正藍旗也初步開發了一些元上都遺址旅游項目,并配套建設了元上都博物館、忽必烈夏宮等一批旅游設施,近幾年慕名而來的游人絡繹不絕。假如再將“環形水系”構造的隕石坑開發出來,增加一個“隕石坑奇觀”旅游項目,將吸引更多的游人前來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