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孔菌
別名雜蘑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黃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生長在闊葉樹朽木及枯樹上,偶爾生長于針葉樹的腐木上。性味歸經微咸,溫。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經絡不舒。
玉米黑粉病
癥狀特征及原因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是常見的玉米病害之一,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該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莖節(jié)、腋芽、雌穗、雄穗、葉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組織,形成形狀、大小不同的瘤狀物。病瘤初為白色,內部亦為白色,肉質多汁,迅速膨
俞大紱
植物病理學和微生物學家。浙江紹興人。1924年畢業(yè)于南京金陵大學。 1928年赴美國留學,獲依阿華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選聘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農業(yè)大學教授、校長、名譽校長。育成抗黑粉病小麥、抗莢疫病大豆、抗稻瘟病水稻品種;首創(chuàng)
螺菌科
螺菌科spirillaceae細菌的一科。菌體弧狀或螺旋狀,菌體剛硬,營有氧呼吸,直徑0.2~1.7微米,一極或兩極有單鞭毛或絲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為化能有機營養(yǎng)菌,以有機物、氨基酸為碳源,好氧或微好氧。根據(jù)菌體形式分成螺旋狀菌和弧狀菌。螺旋狀菌大多為水
藍菌
分類域: 細菌域 bacteria 門: 藍菌門 cyanobacteria 藍菌(cyanobacteria)又稱藍藻、藍細菌、藍綠菌或藍綠藻。原被認為是一門藻類植物,後有人把藍菌劃為原核生物的一門,稱為藍菌門。單細胞個體或群體,或為細胞成串排列組成藻絲狀的絲狀體,不分枝、假分枝或
噬菌體感染實驗
噬菌體t2有一個蛋白質的外殼,dna裹在其中。當噬菌體t2感染大腸桿菌時,它的尾部吸附在菌體上。然后,菌體內形成大量噬菌體,菌體裂解后,釋放出幾十個乃至幾百個與原來感染細菌一樣的噬菌體t2。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含有硫,dna中不
氫吡四環(huán)素
別名吡甲四環(huán)素、吡咯烷甲基四環(huán)素。 性狀:為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特異臭。 作用特點:同四環(huán)素。 適應癥:同四環(huán)素。 用法與用量:靜注:一次250~500mg,每日1~2次四環(huán)素
空柄假牛肝
別名雜蘑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于夏秋兩季生于林內地上。分布于吉林、山西。性味歸經微咸、溫。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用法用量
陳華癸
姓名:陳華癸 國家或者地區(qū):中國 學科:微生物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國土壤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簡歷陳華癸(1914.1.11- )中國微生物學家,土壤微生物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昆山縣人,193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生物系,1936年赴英國倫敦大學衛(wèi)
麥地那龍線蟲病
麥地那龍線蟲病dracunculiasis由麥地那龍線蟲寄生于人體而引起的疾病。其雌蟲成熟交配后移行至四肢皮膚,子宮內的幼蟲受壓后從體壁脫出,大量幼蟲的釋出,引起皮膚表面出現(xiàn)水皰,此外尚可有皮疹、惡心、頭暈、局部水腫等征象。當破潰處與水接觸時幼蟲即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