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之下家長如何做好有效陪伴 雙減政策家長應該做什么
雙減政策之下家長如何做好有效陪伴,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漸落實,家長所需要關心孩子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下面查字典網小編整理了雙減政策之下家長如何做好有效陪伴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雙減政策之下家長如何做好有效陪伴
一、什么是“雙減”政策
一減義務教育階段過重作業負擔。一是減少作業總量。通過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堅決防止學生書面作業總量過多。二是提高作業質量。通過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三是強化教師職責。通過教師切實履行好作業指導職責,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并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四是減輕家長負擔。布置作業或批改作業屬于學校教育的范疇,所以《意見》要求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給家長增加額外負擔。
二減校外培訓負擔。 一是堅持從嚴審批機構。二是嚴禁資本化運作。三是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四是嚴控學科類培訓機構開班時間。五是學科類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
二、雙減政策之下家長應該做什么
家庭教育實質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讓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 學會做人,再是 學會生活,最后才能 學會學習。
“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也很重要。
理清家庭、學校之間的關系和責任,孩子學科學習的事情,放心交給學校,家長則關注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為孩子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當下社會,雙職工家庭占大多數,996、007的工作狀態可能很難讓家長過多盯緊孩子的學業情況,但是又對孩子學習成績、未來前途的焦慮又是切實存在的。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構成了教育的有機整體。
1、加強孩子內在自驅力的培養
雙減,減去了作業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回歸課堂,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不免會出現行為和成績上的差異。
作為最了解孩子的家長要更 專注于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成長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是爬坡,更要 家長和學校的“雙向奔赴”。
2、只增不減的日常陪伴
如今沒有了課外培訓,我們更該利用孩子多出來的時間, 做好父母的陪伴,策劃合理的安排。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陣地,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教育。
真正優秀的父母,不在于為孩子報了多少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參與了孩子的成長。減負減不掉孩子的成長, 因為成長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場修行。
3、好習慣的養成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外力的推動, 最終達到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與優秀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例如: 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而好的運動習慣則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
又如優秀的勞動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而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
4、幫助孩子制定正確的學習計劃
好的學習習慣,離不開好的學習計劃。
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訂完成,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目標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發生,同時也能促使家庭內部在學習問題上達成統一。其次學習計劃是具體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語朗讀半小時,兩天完成數學練習一章節等,過程具體可操作,家長的監督起來也就更有效。再次,學習計劃中寫有自我鼓勵和家長鼓勵的話語,彰顯孩子自己的決心,鼓勵孩子堅持前行。
雙減政策是國之大計,家之大業,更是家長素質和孩子能力的雙重比拼。家長們要給孩子們蘋果可以砸到頭上的時間;給孩子們可以仰望星空的經歷;給國家和學校讓教育回歸本質的機會。
家長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也將成為孩子們應對未來制勝的法寶。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有擔當的家長,和在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成就更美的明天。
以上就是本次查字典網小編整理的雙減政策之下家長如何做好有效陪伴的相關內容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類型資訊,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雙減政策之下家長如何做好有效陪伴 雙減政策家長應該做什么】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