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不加分少數民族 高考少數民族加多少分
高考加分的情況有很多,由于了解到不少考生與家長對15個不加分少數民族 高考少數民族加多少分很疑惑,這里小編整理了一些資訊來解答大家的困惑,有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僅供參考哦。
15個不加分少數民族
高考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是面向54個少數民族的,只有白族考生高考不用加分,不加分主要原因是白族基本使用漢語,且該民族農業和手工業發達,經濟水平并不落后,因此不用特殊照顧。
以下為54個加分少數民族具體名單:
1、壯族
2、回族
3、滿族
4、維吾爾族
5、苗族
6、彝族
7、土家族
8、藏族
9、蒙古族
10、侗族
11、布依族
12、烏孜別克族
13、門巴族
14、鄂倫春族
15、獨龍族
16、赫哲族
17、傣族
18、畬族
19、傈僳族
20、東鄉族
21、朝鮮族
22、哈尼族
23、佤族
24、水族
25、珞巴族
26、黎族
27、哈薩克族
28、納西族
28、仡佬族
30、拉祜族
31、塔塔爾族
32、瑤族
33、白族
34、羌族
35、土族
36、仫佬族
37、錫伯族
38、柯爾克孜族
39、景頗族
40、達斡爾族
41、撒拉族
42、布朗族
43、毛南族
44、塔吉克族
45、普米族
46、阿昌族
47、怒族
48、鄂溫克族
49、京族
50、基諾族
51、德昂族
52、保安族
53、俄羅斯族
54、裕固族
高考少數民族加多少分
1.八省區少數民族無條件加分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大類省區,這些省區對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屬于無條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個省區。在這些省區只要是少數民族就可以獲得加分,對是否居住在少數民族聚居區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數民族全部不加分
其次我們看到第二類省區,只有一個山西省。山西省對少數民族考生不加分,僅執行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政策,也不區分少數民族聚居區。
而后我們看到第三大類的省區,這些省區根據文件的規定,在執行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時采取了根據聚居地點區別對待的規定。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共22個省區。由于各省少數民族情況很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些省份基本上采納了規定,本省“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享受到加分照顧。
3.河北、山東和陜西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根據聚居區區別對待
其中河北、山東和陜西的規定比較簡單。河北省少數民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增加10分,散居的少數民族考生增加5分。山東省規定山區、湖區、海島、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加10分。
4.更多的少數民族聚居省份的民族加分由民族種類以及居住區域確定
而更多的省份由于少數民族種類以及居住區域的復雜性,其少是民族加分政策也非常復雜。以廣西為例,不得不用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規定:
在全區范圍內(除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區外),對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個世居少數民族的考生,總分降低20分。
對融水、三江、龍勝、恭城、隆林、富川、羅城、環江、巴馬、都安、大化、金秀等12個民族自治縣和享受民族自治縣同等待遇的資源、凌云、西林3個縣以及防城港市的防城區、東興市2個區、市的考生(含漢族考生),總分降低20分。
對融安、灌陽、蒙山、上思、百色市市轄區(右江區)、田陽、田東、平果、德保、靖西、那坡、樂業、田林、昭平、河池市市轄區(金城江區)、南丹、天峨、鳳山、東蘭、宜州、忻城、象州、武宣、憑祥、上林、隆安、馬山、扶綏、崇左市市轄區(江州區)、大新、天等、寧明、龍州等33個山區和邊境縣(市、區)的考生(含漢族考生),總分降低10分。
除上述50個縣(市、區)以及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外,區內其他市、縣的少數民族考生(除10個世居少數民族的考生外),總分降低7分。
5.吉林和黑龍江少數民族加分根據高考答卷的民族文字決定
我們還注意到,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更加奇特,不是根據少數民族聚居區進行是否加分的界限,而是根據少數民族考生高考選擇的文字來確定加分分值。例如吉林省規定:
在高考文化課考試不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投檔。
在高考文化課考試中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加10分投檔。
6.部分省份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漢族考生也加分
我們的常規思維,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數民族是指漢族以外的民族。而在有些省份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漢族考生可能反而成了“少數”,他們也能享受加分待遇。例如湖南省規定:
少數民族聚居州、縣、鄉的少數民族考生,可以降低20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漢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漢族地區的農村少數民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城鎮少數民族考生可以降低5分。
類似的“漢族加分政策”在廣東、廣西、四川、云南、青海也有。
7.新疆只要報考其他民族招生計劃就加分
而在新疆的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更有點“意思”。看似在民族之間更加“公平”。少數民族報考漢語言招生計劃(民考漢)或者漢族報考少數民族語言招生計劃(漢考民)都享受加分待遇。新疆規定:
凡參加漢語言統考并報漢語言招生計劃或民考漢招生計劃的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塔吉克、錫伯、烏孜別克、塔塔爾、達斡爾、藏、俄羅斯十一個民族的考生(以下稱民考漢),在錄取時分別按以下兩種情況予以照顧:父母雙方均為上述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為上述民族者,加10分。
參加民語言統考并報民語言招生計劃的漢族及其他民族(不含對民考漢已給予照顧的十一個民族)考生(以下統稱漢考民),在錄取時與民考漢考生的照顧分值一樣對待。
8.西藏少數民族只要執行漢族錄取分數線就加分
在偉大的西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規定更加簡單明了:
執行漢族錄取分數線的其他少數民族考生,加10分。
以上就是15個不加分少數民族 高考少數民族加多少分的內容,如果想要知道更多與此有關的資訊,敬請關注查字典網。
【15個不加分少數民族 高考少數民族加多少分】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