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專業根據興趣還是就業 選擇專業要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各位同學和家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總是有很多疑惑,我們是應該選擇興趣還是就業,相應的我們還要處理好現實和理想的關系。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選擇專業根據興趣還是就業,大家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選擇專業根據興趣還是就業吧!
選擇專業根據興趣還是就業
今年的高考季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天坑專業”。一方面,有些專業被評論者認為過時老舊、學習吃力、含金量低、就業面窄、收入偏低;另一方面,武漢大學鄧紅兵教授則提出“高等教育不是教我們謀生,而是教我們創造生活”。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是否存在“天坑專業”的討論好不熱鬧。
“有坑論”的合理性在于,不同專業前景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局限性在于,即使是被大家普遍不看好的專業里,也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所謂行行出狀元;“無坑論”的合理性在于,既然一個專業能夠持續招生、持續存在,就說明存在著客觀的社會需求。而局限性在于,我們不能假想每個進入該專業的學子將來都去做教授或研究員。對于那些本科畢業即走向謀生擇業的年輕人而言,生存發展壓力是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東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認為,專業選擇不是一個完全由興趣主導的自由選擇過程,也不是一個完全由社會需要決定的過程,而是智慧、靈活選擇的結果。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種種內外在限制性因素。
外在限制性因素包括家境條件、時代變遷、用工市場狀況等。第一,在家境條件方面,如果學生畢業后不但需要較早獨立謀生,還可能需要反哺父母,那么就需要更多考慮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業;如果學生未來的道路上不必急于反哺家庭,甚至還能持續獲得家庭的補貼支持,那么就可以延長自己的決策周期,選擇一些未來出口多樣化的專業,或者選擇一些不指向某一固定職業但有利于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的專業。第二,在時代變遷方面,不同時代的“好”專業是不斷變化的。第三,在用工市場方面,經濟高增速時期所有工學類畢業生的就業會容易些,然而低增速時期就不得不考慮在工學類里細分后,有些工程技術領域就業面寬,有些就業面則相對較窄。
內在限制因素包括高考成績、價值取向、能力結構以及個性特點等。第一,在高考成績方面,高分學生可選的專業范圍更廣泛,而低分學生可選的專業范圍就不很多,有些專業很少出現在二本招生范圍里,那么就不得不考慮一些職業指向清晰的專業。第二,在價值取向方面,更傾向于外在價值追求的學生則可以偏向金融、信息技術等潮流專業,更傾向于內在價值追求(例如個人成長、興趣滿足、自主創新、人際連接、社會貢獻)的學生,則有著更廣泛的選擇空間;第三,在能力結構和個性特點方面,有人膽小,不肯去選擇需要動物解剖的專業;有人善于動腦而不擅長動手,更適合理學而非工學;有人善交流,更適合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這些個人偏好都會對專業選擇構成限制。
個人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驗構成了上述限制性因素。但限制性因素并非壞事,因為人生就應該是在種種命運限制條件下,與命運共舞周旋,通過不斷的選擇來塑造自我的過程。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選擇專業根據興趣還是就業,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查字典。
【選擇專業根據興趣還是就業 選擇專業要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年河南高職院校排行榜 2021河南專科學校排名 下一篇: 心理學專業就業方向是什么2021 心理學專業就業前景和薪水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