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 新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
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對于已經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來說,了解等級賦分制到底是什么是每個考生應該去做的事。下面查字典網小編整理了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的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
一、等級賦分制的計算規則
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公式:(該區間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該區間高考最低分)=(等級賦分區間最高分-x)÷(x-等級賦分區間最低分)。
學考合格才能賦分;而選考的分數,也不代表高考最終得分。賦分的關鍵在于,要明白你選考的分數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據這個排名區間確定所在的等級。然后根據等級,賦以對應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
現在最新實行新高考的8個省份,均是采用的“3+1+2”模式。這種模式的選科共有12種組合方式,每一種不同的組合方式,都會有不同的專業選擇,計算過程也就不一樣了,這種計分的方式,也被稱為“等級賦分制”。
二、賦分制的優點
1、縮小科目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差別
新高考制度下,大家進行選課考試,每個同學選考科目是不一樣的,較終如何進行分數的比較呢?
比如我選物理,卻只考了70分,另一位同學選歷史考了90分。如果就將原始分數記錄較終高考成績,那么這個70分和90分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呢?
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由于物理比較難,我的物理分數是考試的較,而由于歷史這次出題比較簡單,90分可能只是全體歷史考生的中間成績。如果就將原始分數記錄高考總分,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利用賦分制之后,就不注重學生的原始分數到底多少,而是利用學生在所考科目里的名次進行賦分,不管考多少分,你得相對名次是展現你真正的實力的,這相對就比較公平了。
2、縮小考試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差別
不僅是不同科目之間分數不好比較,即便是同一科目兩次考試之間的成績也不能單純的比較高低,因為兩次考試的難度不同。
這很好理解,比如同一個班級里面,一個學生的某科考試,這次考了70分,下次考了90分,家長就認為成績進步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第一次可能題目比較難,70分就是全班第一了,第二次題目比較簡單,90分可能只是中間成績。所以不同場次的考試由于難度的不同,也很難直接比較原始分數。而進行賦分制后,是由每次在班里的名次進行比較,這相對來說就合理很多。
這樣來看賦分制是比較合理的,那么賦分制的實施真的是毫無瑕疵嗎?其實不是,在真正實施起來出現了一些問題。
三、賦分制的缺點
1、沒有考慮不同選科學生的能力水平差別
舉個例子,選物理的有50位同學,這50位都是學霸。選生物的也有50位同學,但這50位同學成績都只是中等或偏下。那么,選物理的較后一名同學的能力也比選生物同學的能力要強。但是賦分制之后,選物理的較后一名同學的成績是40分,選生物的的同學成績是100分,這顯然不公平。
2、沒有考慮選科人數對賦分制的影響
如果某一科目的選科人數比較少,那么這一門學科的學生在賦分上就會比較吃虧。
舉個例子,由于物理是高中階段公認的難學科目,所以在新高考下選物理的學生明顯減少。假設選考物理的就十人(例子有點極端,為了好解釋),那么第十名同學哪怕考了90分,較終也只被賦為40分。這顯然也有失公允。
其實,新高考下選物理的同學越來越少,不僅僅是因為物理難度大,上述兩個原因也是導致這個結果的因素之一。
因為物理難學,選擇物理的大多數都是極有興趣或者學的很好的,相當于組成的是個基礎班在考物理,學霸之間進行PK,但賦分值可不管你是尖子生的較后一名,還是普通生的較后一名,都是40分。這就導致選考物理的學生越來越少,而學生少就會造成第二種現象,不管人數多與少,總會有較后一名的出現。那么兩個人考試,一個100分,一個99分,第一個人會被賦分為100,第二個人會被賦分為40。
為了避免第二種情況的出現,浙江省高考賦分是做出了調整,每一科目的基礎人數定為6.5萬人,如果不夠6.5萬人按6.5萬人進行計算。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賦分制的不合理性,但是還是沒有完全避免。
這是某次物理考試成績進行賦分之后的呈現。原始分數100分,99分,91分,賦分后分別是100分,90分,79分。而他們本來的分數差距不足十分。這也是造成很多家長對賦分制不是很認可的原因。
以上就是本次查字典網小編整理的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的內容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類型資訊,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 新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新高考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選科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2021安徽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公布 安徽省各批次錄取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