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活動,大家知道幾種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端午節習俗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各位前來閱讀與交流。
端午節習俗
【賽龍舟】賽龍舟最初是在獨木舟上雕刻龍的造型,在水上滑行。史書記載,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龍舟,這端午節這天,劃龍舟是為了祭祀祈福,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到現在已經逐漸發展為一項國際比賽項目。
【掛艾草】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會采摘新鮮的艾草,然后掛在門框和窗戶上。目的是利用艾草天生自帶的揮發性精油,來驅除蚊蟲、辟邪祈福的作用。也有人把艾草做成蒲團放在家里,也是一樣的作用。
【撒雄黃】用雄黃和白酒,配成雄黃酒,在端午節這天,灑在院子的邊邊角角,犄角旮旯,還有房前屋后。目的是利用白酒和雄花的刺激性氣味,來驅除蟲蛇,保護家人平安。
【沐蘭湯】端午節這天,會采摘艾草,在搭配鳳仙、白玉蘭、柏葉、大風根、桃葉等等,熬煮成沐蘭湯。大家分別用這種沐蘭湯洗浴,目的是祛病、去濕氣。現在很多地方依然還有這個習俗。
【五色線】用青、紅、白、黑、黃這五種顏色線繩,擰成一股五色繩,然后佩戴在手腕和腳腕上。自古以來這五色代表吉祥祥瑞之意,佩戴五色繩有辟邪引福的作用。
【戴香囊】用雄黃、玉蘭花、檸檬草、薰衣草、艾草、迷迭香等等,經過晾曬切碎,裝進用紅色的香包里,然后封緊實,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用這些揮發性的味道,來驅蟲祛病,醒腦提神,提高抵抗力。
【畫額頭】用雄黃、朱砂、白酒調配而成,在小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還在耳后、鼻下、手腕、腳腕上點幾下。這個也是為了驅邪避蟲,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以上就是小編收錄的端午節習俗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