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將實行13年免費教育,你趕上了嗎?
陜西要開始實行13年免費教育了,你沒趕上的,你的孩子或許能趕上……
陜西省長: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省長婁勤儉7日在陜西代表團開放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陜西將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實施高中3年免費政策。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陜西將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即從學前1年到高中3年實行免費教育。目前,陜西已經實現了9年義務教育免學費和學前1年免保教費。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實施的高中3年免費政策,將惠及85.1萬名學生。
小編注意到,除了陜西,其實還有包括青海、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將在十三五期間實行高中3年免費教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青海省省長郝鵬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從2016年春季開學開始,對黃南、海南、海西、海北、玉樹、果洛六州所有學生和西寧市、海東市貧困家庭學生實行15年免費教育,到“十三五”末前覆蓋全省。即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納入了幼兒3年教育、高中3年教育。
作為湖南省會城市的長沙也提出,全面普及15年教育,逐步推行高中教育免費入學,推進12年免費教育。
而新疆的部分地區、西藏,以及四川少數民族地區早已實施高中免費教育多年。有全部免費教育的年限達到了15年,這包括學前教育、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
在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高中毛入學率還在85%左右,有些省份甚至更低。這也是為什么在陜西這樣的西部省份,率先實施免費高中教育的原因所在。
從地區差異來看,西部省份普及高中免費教育,最大的意義在于扶貧,這是毫無疑問的。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扶貧政策的實施足以形成深遠影響。原因在于,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人口紅利消失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形勢。一定程度上,產業升級的客觀原因就在于人口紅利消失,反過來,產業結構升級要想真正落地,人口素質的提升是最關鍵的。“十三五”規劃明確了今后五年,中國將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今天的中國,從內蒙古、陜西、青海普及高中免費教育開始,掃除教育貧困的同時,也會為中國制造的崛起提供強力支持。
全面推行免費教育要花多少錢?
陜西實施高中階段免費,其實早已有所實踐,這就是神木縣的醫療和教育免費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陜西目前有幾十個縣區分別實現13年或15年免費教育。實施15年免費教育包括了學前三年幼兒保教費。從一些縣的情況看,每名高中生約每年免除1500多元左右,幼兒園約每人每年免除900元。
截止到2014年,陜西有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132.76萬人。按此看,這些人全部學前免費,1年約12億元左右。高中生約100萬人(按照每年30多萬高考人數計算),每年共15億元左右。
也就是說,加上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免費(非義務教育),陜西每年多增加教育支出不超過30億。這對于陜西2014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00多億而言,屬于很小的數字。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曾指出,現階段必需把義務教育擴展到更大的領域,往上要擴展到高中,往下要提前到學前教育階段。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文東茅認為,現在職業高中都已經免了學費,普通高中學費本來也不貴,以國家現在的財力完全可以負擔。
不過,盡管實施高中免費教育的條件不難,但是要全國全部實施免費教育,仍有難度。尤其東部地區的省份,并沒有全面推行。
對各省來說,能不能負擔得起?
與陜西的經濟實力相比,全國有很多發達地區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些地區卻沒有實行15年免費教育。
小編注意到,根據2015年各省公布的財政收入數據顯示,2015全年財政收入最高的是廣東省,達9364.76億元,從財政收入總量來看,廣東、江蘇、山東、上海、北京、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收入均突破4000億元。
其中,有很多省份的財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如:廣東、河南、遼寧、上海市、北京市等21個省份財政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僅有重慶、廣西、浙江等10個省份財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
根據2015年各省公布的GDP數據顯示,排名最高的也是廣東,其2015年GDP總量為7.28萬億元,增速為8%。
我們以陜西實行免費教育后,每年支出不超過30億元的案例計算(學生人數對教育支出的影響暫不考慮),那么只占到廣東財政收入的0.3%不到,占GDP總量的比例則更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李光宇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貧困生免費就讀大學。李光宇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高校大部分專業學費都在每年5000元左右,醫學、藝術等專業則更高,住宿費大部分為每年1000元。而2015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1422元。
李光宇提議,“十三五”期間,國家可考慮將普通高中教育納入免費教育。“如果以法律形式保障高中階段的免費教育,使來自不同經濟水平家庭的農村孩子能和城市孩子一樣,享受相對公平的教育。”李光宇認為這實際上也是對許多經濟困難家庭的一種幫扶。
提高教育水平有什么好處?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說,
中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明顯超過了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的幅度,顯示了教育紅利、人力資源紅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紅利下降的影響,這標志著中國已進入了“教育紅利期”、“人力資源紅利期”及“人才紅利期”。
他援引了一組數據進行說明:2000年中國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4400萬人,去年保守估計已經接近1.6億人。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據可能會達到2.2億至2.3億。
“由于人口中受教育人數的提高,教育的紅利開始釋放,所以也會避免諸如日本等低生育國家遭遇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