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再投資計劃
什么是股息再投資計劃
股息再投資計劃是指公司將普通股股東分得的股息,用于購買額外的公司普通股股票的一種安排。股息再投資計劃始于本世紀60年代,發(fā)展于70年代。到1984年,美國已有1000多家公司提出了普通股股東的股息用于再投資的計劃。
各個公司的股息再投資計劃的形式可能有些差異,但是,它們?nèi)季哂幸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普通股股東的股息自動地再投資于公司額外普通股股票。對于普通股股東來說,他們在每季或每年取得的股息數(shù)量,要想用來購買公司普通股股票,相對來說是太少了。或者換言之,他們?nèi)〉玫纳倭抗上ⅲ蛔阋再徺I公司的整股普通股股票。再者,投資者通過經(jīng)紀人購買普通股股票,還要支付傭金,這又加大了投資者購買股票的成本。但是,通過股息再投資計劃,公司允許普通股股東用他們的股息每次購買幾分之幾的碎股,直到他們的資金足以取得整股股票。雖然股息再投資計劃也要求普通股股東支付一部分購買股票的服務性費用,但是,這種服務性費用比起經(jīng)紀人傭金來說,則是少多了。
股息再投資計劃為普通股股東提供的自動地低費用地增加普通股股票的便利條件和方式,是股息再投資計劃能夠得以推行的根本原因。
股息再投資計劃形式
股息再投資計劃常見的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代理再投資形式,二是公司代理再投資形式。下面予以簡要介紹。
1.銀行代理再投資
由于銀行能動員所有的資金并能在分開市場上購買股票,從而它們就可以作為公司或公司股東的代理人,為公司或股東再投資計劃的實施代理收取現(xiàn)金股息并向股東提供進行額外現(xiàn)金分配的選擇權等業(yè)務。再者,由于銀行能夠購買大宗的股份,從而就可以大幅度地減少購買股份的傭金成本。因此,對所有投資者來說,通過銀行實現(xiàn)股息再投資計劃,他們會得到購買股票成本低的好處。
2.公司代理再投資
公司代理再投資,是由公司發(fā)行新的股票以收回現(xiàn)金股息。這樣,由公司支付的現(xiàn)金股息通過新股份的發(fā)行又流回公司。當然,公司股東仍然留有進行額外分配的選擇權。一般來說,這種形式的股息再投資計劃適用于公用事業(yè)公司。
股息再投資計劃不僅有利于投資者,而且也有利于公司。第一,公司可以減少支付股息的手續(xù)費,第二,公司可以節(jié)約募集資本的費用,第三,公司還可以享受稅收待遇。
股息再投資計劃的利用
如果你有意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最低投資數(shù)額的要求,或者說你不愿意支付傭金費用,那么直接從公司購買股份便是你的最好選擇。許多公司都有一些計劃,允許你用股息紅利再投資購買該公司增加的股份。之所以稱其為股息再投資計劃(DRIPs),是因為這些計劃允許你把賺取的股息紅利保留在存款賬戶上,用來購買原股票的增發(fā)部分。
為了參與這個計劃,你必須持有一種或多種股票。許多公司還提供了直接購買計劃(DPPs),利用該計劃你司在購買原始股份時無須交納任何傭金和手續(xù)費。DRIPs的一個最主要的優(yōu)點是,能使你以相對較小的數(shù)額投資于合你意的、前途無量的大公司,類似IBM的許多規(guī)模龐大、歷史悠久、長期以來給予股東穩(wěn)定回報的大公司都可以提供DRIPs和DPPs。這些大公司之所以偏愛這類計劃,是因為它們想借此吸引那些忠實可靠的長期投資者。DRIPs另外的5個優(yōu)點概括如下:
1.它是使你的投資組合多樣化的一條低成本的捷徑。例如,如果你投資250美元購買了12個互不相關行業(yè)的股票,那么,你就把投資分散到了12個行業(yè)。這類似于共同基金,但卻沒有任何手續(xù)費。
2.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很容易地出售你的股份。不同的公司收取的銷售費用是不同的,所以應該仔細檢查它們的收費,并與經(jīng)紀人的費用進行比較,以確保你做的交易最為合算。
3.從長遠來看,有計劃的投資能夠降低你的風險。按照一個固定的周期(例如每月一次)參與這項投資計劃,你既可以在市場的繁榮時期,又可以在蕭條時期極大地擴張自己的購買力。
4.你的資金將會以高于平均收益率的速度增值。過去50年的歷史表明,對于那些穩(wěn)健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市場是一處極好的投資場所。如果你在股票市場做長期投資,你應該也能收益很好。
5.DRIPs是很好的投資選擇之一,對你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學習投資知識的工具。用少量的資金,你可以幫助他們以DRIPs方式投資于他們所熟悉的公司,如麥當勞公司(MeDonald’s),并隨著這些公司的快速成長就可以在紐約股票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觀察到這些股票飆升的景象。
參考文獻
- ↑ 1.0 1.1 張傳吉.發(fā)掘你的寶藏——投票投資.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3年02月第1版.
- ↑ (美)賴依著 王玉平等譯.美國人如何理財.華夏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