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變線
等壓(高)面上具有氣旋性切變的風矢量變化急劇的不連續線。是西風帶的短波系統。切交線常和地面鋒系相配合,在低空850和700hPa層最清楚。是我國主要降水天氣系統之一。
定義
【切變線】(shear line)等壓(高)面上具有氣旋性切變的風矢量變化急劇的不連續線。
簡介
切變線是西風帶的短波系統。切交線常和地面鋒系相配合,在低空850和700hPa層最清楚。多出現在西風槽南段移速慢于北段成為橫槽時或產生于兩高壓之間。在我國各地,各季節部可出現,其中以春末夏初的江淮切變線為最著稱。是我國主要降水天氣系統之一。
常見的幾種類型
切變線是天氣預報中的常用天氣系統名詞,它指的是風向具有氣旋式(北半球逆時針方向)不連續的線。主要有四種類型:
冷鋒式切變線:不連續線的北側為西北風,南側為西南風或西風;
暖鋒式切變線:不連續線的北側為東南風或東風,南側為西南風或南風;
準靜止鋒切變線:不連續線北側為東風,南側為西風;
南北向切變線:不連續線的東側為偏南風,西側為偏北風。
切變線與天氣
切變線是主要降水天氣系統之一,通常是出現在中低空,有時地面也會出現,它的出現將使該區出現大片云雨,甚至出現暴雨中心。切變線上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常在輻合較強、水汽供應充沛的地區形成暴雨。如有西南低渦沿切變線東移,增強輻合和上升運動,對暴雨形成更加有利 。
切變線形成的天氣,隨季節而有變化,冬季由于空氣中水汽含量少,大氣層結比較穩定,多出現連續性降水,降水區較寬,但降水量較少。夏季空氣中水汽充沛,大氣層結不穩定,則切變線上常出現雷陣雨,但降水區較窄。
切變線有長度1000~2000公里的大尺度天氣系統,也有幾十至幾百公里的中尺度天氣系統。在中國無論是平原還是高原,全年均有出現,但以冷暖空氣頻繁活動的春末夏初最為頻繁。
切變線與副熱帶高壓
影響我國高空切變線的位置與副熱帶太平洋高壓的活動有密切關系。春季副熱帶太平洋高壓脊線位于20°N以南,切變線形成于華南地區,稱為華南切變線;6月~7月,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上,其脊線位于20°N~25°N之間,切變線形成于江淮流域,稱為江淮切變線。在它控制下,常產生暴雨和雷雨,是江淮地區梅雨期降水的重要天氣系統;7月中旬~8月中旬,副高脊線位于25°N~30°N之間,切變線形成于華北地區,稱為華北切變線。
冬季,高空西風急流遇青藏高原分成南、北兩支氣流,在高原以東匯合形成的切變線是影響西南廣大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